近期,科技界传来消息,OpenAI公司新推出的GPT-5人工智能模型虽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商标布局却遭遇波折。据悉,OpenAI通过两家关联企业在中国提交了针对GPT-5的商标申请,意图覆盖科学仪器与网站服务领域。
具体而言,欧爱公司申请了两项包含“OPENAI GPT-5”字样的商标,而欧爱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则尝试注册两枚仅含“GPT-5”的商标,两者的申请类别均指向科学仪器与网站服务。然而,这些申请目前均处于等待驳回复审的状态,尚未获得正式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GPT”这一缩写,即“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已被全球多个国家的商标机构视为通用技术术语,因缺乏足够的显著性而难以注册为商标。事实上,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此前已两次拒绝了OpenAI对“GPT”的商标注册申请,理由是该注册可能会妨碍竞争对手准确描述其产品特性。
进一步观察发现,欧爱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在2023年还积极申请了一系列与GPT相关的商标,包括“CHATGPT”、“GPT-4”、“GPT-6”及“GPT-7”,这些申请同样指向科学仪器与网站服务类别。然而,这些商标申请的当前状态均为“驳回复审中”,意味着OpenAI在中国市场的商标布局面临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