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近期震撼发布了一款名为“悟空”的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类脑计算技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跻身国际前列。
“悟空”不仅是全球首个神经元数量突破20亿的类脑计算机,更是基于自主研发的神经拟态芯片构建的里程碑式作品。这一突破,无疑彰显了我国在类脑计算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创新能力。
该计算机的核心架构由15台高性能刀片式神经拟态服务器构成,每台服务器内置64颗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这些芯片由浙江大学携手之江实验室于2023年初成功研制,集成了前沿的神经拟态技术。
“悟空”所支持的脉冲神经元总数超过20亿,这一规模已逼近猕猴大脑的神经元数量。在运行时,其功耗仅为2000瓦,相较于传统计算机,能耗效率方面的优势极为显著。
达尔文3代类脑计算芯片的单颗性能同样令人瞩目,能够支持超过235万个脉冲神经元及数亿级神经突触,并内嵌了专为类脑计算设计的指令集与神经拟态在线学习机制。这些特性,为“悟空”的强大运算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悟空”还搭载了最新一代的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大幅提升了其运算效率,更为其应用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运行DeepSeek类脑大模型,完成逻辑推理、内容生成、数学求解等复杂任务,到模拟不同神经元规模的动物大脑,如秀丽线虫、斑马鱼、小鼠及猕猴等,“悟空”均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