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药系内斗?天坛生物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国药集团陷同业竞争困局

   时间:2025-08-12 19:47: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血制品行业近期再生波澜,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拟收购派林生物21.03%的股份,此举或将改写行业格局。若交易顺利完成,派林生物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生物。

然而,这一收购计划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7年,中国生物就曾承诺避免与子公司天坛生物产生同业竞争。由于派林生物的主营业务与天坛生物相同,均为血制品,因此中国生物需根据承诺函,将收购派林生物的潜在机会优先提供给天坛生物。但出乎意料的是,天坛生物最终选择了放弃。

天坛生物放弃收购派林生物,背后原因复杂。一方面,收购涉及多重审批流程,耗时较长,且协议中有“三个月内未签署正式文件则自动终止”的条款,加之派林生物因资源稀缺性而备受瞩目,使得交易窗口期大幅缩短。另一方面,天坛生物面临资金压力,其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26.86亿元,而此次交易对价超过38.4亿元,差距显著。若强行推进收购,可能对主营业务造成较大冲击。

中国生物继续推进对派林生物的收购,但这也意味着其与天坛生物的同业竞争问题将再度浮现。天坛生物的此番决定,无疑给中国生物乃至国药集团出了一道难题。

近年来,国药集团在血制品行业积极布局,通过收购强化自身实力。2017年,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对天坛生物实施业务重组,剥离疫苗业务,整合血液制品资产,打造出国内领先的血制品平台。此后,中国生物的整合步伐持续加快,若此次对派林生物的收购顺利完成,国药系的行业资源整合将再进一步。

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同业竞争问题。天坛生物、待整合的卫光生物及拟收购的派林生物,主营业务均聚焦于血液制品,存在浆站布局与产品线覆盖上的重叠。这种内部业务重叠不仅可能造成资源内耗,还需面对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国药集团此前对卫光生物的收购案已推进两年却仍未完成,凸显了快速扩张背后的整合难题。此次对派林生物的收购,同样涉及央地合作范畴,可能也要经过类似的审批关卡。

天坛生物看似以放弃收购将难题抛回给国药,得以“全身而退”,但实际上,其自身盈利能力下滑、效率低于同行等问题已不容忽视。近年来,尽管天坛生物受外延并购和产品量价齐升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但进入2025年,形势却急转直下。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毛利率也大幅下滑。

天坛生物在采浆规模上占据优势,却未能充分将其转化为更高的产值。与其他血制品上市企业相比,其单吨产值并不突出。这表明,天坛生物在血浆利用效率、产品附加值挖掘等方面或许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盈利效率问题,天坛生物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毛利产品的收入占比和毛利率。然而,在重组凝血因子类产品领域,天坛生物不仅较跨国药企布局滞后,与国内同行相比,相关产品的研发进度和上市节奏也明显偏缓。

血制品行业虽尚未大规模纳入集采,但集采风险已逐渐显现。若未来凝血因子类等高毛利产品进入集采范围,企业将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利润空间可能大幅压缩。

面对布局滞后、竞争加剧及潜在集采风险等多重挑战,天坛生物提升盈利效率之路依旧充满挑战。而中国生物对派林生物的收购能否顺利完成,也将对国药集团的整体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