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的环境研究发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周边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可能异常偏高,这一发现挑战了电动汽车作为纯绿色出行方式的普遍认知。
研究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菲尔丁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团队主导,他们针对50个直流快速充电站点进行了详尽的空气质量监测,并将数据与多个参照地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聚焦于PM2.5这类微小颗粒物,其直径仅为人类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在洛杉矶地区,常规的城市背景环境中PM2.5浓度维持在每立方米7至8微克之间,而在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或交叉路口,这一数值会小幅上升至10至11微克。相比之下,传统加油站的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12微克,而快速充电站的平均浓度则高达15微克,极端情况下甚至飙升至200微克每立方米。
研究人员指出,充电站内的配电柜附近是颗粒物浓度最高的区域,但仅需远离数米,浓度便会大幅下降。距离充电站几百米之外,空气污染水平便与城市背景值无明显差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姚元博士分析称,这些微小颗粒很可能源于配电柜周围颗粒物的重新悬浮。配电柜在转换电能并防止过热的过程中,内置风扇可能会搅动灰尘和颗粒物,从而污染周围空气。
迈克尔・杰雷特博士进一步强调了这些颗粒物的健康风险:“这些微小颗粒能深入肺部乃至血液,可能诱发严重的心脏或肺部疾病,对已有疾病或对细颗粒物敏感的人群构成更大威胁。”
尽管存在这一风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环境健康专家朱益芳教授仍强调电动汽车的环保价值:“电动汽车相较于燃油汽车仍是重大进步,我们的研究表明,交通电气化有助于整体空气质量的改善。”她建议,通过在配电柜上安装空气过滤器来降低充电站的颗粒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