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热销背后:数据争议、退定金奇招与全球业务新布局

   时间:2025-08-20 08:17:3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雷军在聚光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意气风发。小米汽车近期的表现尤为抢眼,7月份单月交付量成功突破3万台大关,其中YU7车型更是在三分钟内收获20万台的大定,创下了行业奇迹。订单纷至沓来,生产线更是24小时不间断运转。

然而,就在小米汽车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风波悄然掀起。一汽丰田销售企划部部长赵东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发声,质疑小米YU7发布会上提到的“3倍轮轴比”存在计算错误。从官方PPT中可以看到,前后轮间确实能容纳三个轮胎,但按照雷军的定义,正确的比例应为4倍而非3倍。赵东进一步指出,汽车工程理论中并不存在“轮轴比”或“轮高比”这样的概念,这完全是小米的“发明”。

不仅如此,小米《车辆购买协议》中的条款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协议规定,在收到付款通知后的7个自然日内需支付全部剩余款项,否则定金不予退还。这与小米早期“支持验车后付尾款”的承诺大相径庭。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销售人员解释称,这一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存在较高不提车风险的用户。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平息消费者的不满。

在交付环节,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广州一位名为“Aana”的女准车主,为了退回5000元定金,竟在用户群中提出了一个离奇的方案:通过假结婚转让订单。这源于广州限牌政策下夫妻间可转让车牌的规定。她预定的丹霞紫YU7虽然已付定金,但系统显示仍需等待50-53周才能提车。这种荒诞的操作背后,是消费者对漫长交付周期的深深焦虑。

小米汽车的产品信任危机也愈演愈烈。SU7 Ultra车主们发现,官方宣传的1548匹马力被车机系统锁定在了900匹。更令人愤怒的是,花费4.2万元加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竟然只是一个毫无功能的装饰品。尽管小米公开道歉并承诺补偿,但仅以2万积分作为补偿的做法,显然无法让车主们满意。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车主举着手机订单要求退车的视频,退车维权群的人数也迅速突破400人。

小米的争议并未止步于汽车领域。在智能门锁方面,也曝出了人脸识别误识别的问题。有用户爆料称,小米智能门锁2Pro将外卖员的人脸误识别为户主,导致门锁异常开启。虽然小米客服回应称采用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技术部门还是紧急启动了优化措施。

尽管争议不断,小米在全球业务上的推进却并未停歇。在非洲大陆,小米正在悄然打响一场战役。2025年一季度,小米手机在非洲的出货量同比激增32%,市场份额达到13%,成为仅次于传音和三星的第三大品牌。面对这片被视为“全球最后的功能机转换市场”,小米以Redmi 14C等性价比机型撕开缺口,并针对非洲的实际情况,强化了手机的超长续航和防尘防摔功能。

在东南亚战场,小米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5年二季度,小米时隔四年重登东南亚手机出货量榜首,同比增长8%。然而,集团总裁卢伟冰却保持清醒的头脑,表示市场份额并非唯一目标,高端市场的突破才是关键。这一表态或许与资本市场的信号有关,中银国际小幅下调了小米Q2的营收预测,但分析师同时也强调,小米的估值在回调后重现吸引力。

从北京到内罗毕,从生产线到展示厅,小米在掌声与质疑中不断前行。当车主们抚摸着爱车上的碳纤维装饰板,当非洲青年举起第一部智能手机,当投资者审视着财报上的数字,雷军的野心与务实正在接受全方位的审视。在商业世界中,解决问题永远比解释问题更重要。小米的下一站故事,或许就藏在工厂的流水线上,或是工程师调试的代码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