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近日成功举办,大会以“携手智慧,共创未来新篇章”为核心议题,全方位展示了智元机器人在产品矩阵、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布局。
大会主论坛高潮迭起,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邓泰华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全球正站在“具身智能大爆炸的前夕”,人工智能正疾步迈向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他预测,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这类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和汽车之后,新一代的海量智能终端。
会上,智元机器人正式启动“智元A计划”,这是一项专注于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新加速项目,旨在三年内孵化超过50个高潜力初创企业,共同构建一个价值千亿级的产业生态。智元机器人将为参与计划的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涵盖技术支持、融资协助、场景开放及创业孵化服务等。
智元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在会上隆重发布了“灵创平台(LinkCraft)”,这是一个基于AI技术的机器人多模态内容创作与编辑平台。该平台功能强大,包括丰富的动作库、预览编辑功能、动作导入及编排演绎等,极大地降低了机器人二次开发的难度。彭志辉强调,灵创平台的愿景是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自然表达,让创作者能够像导演一样自由创作机器人的行为。
彭志辉进一步展望,未来三年内,智元机器人将致力于实现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的规模化部署,具备执行上百种任务的自主泛化能力,并构建一个开放、可进化、自我成长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
在大会的媒体访谈环节,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与多位行业领袖,包括软通动力集团副总裁李永辉、灵西科技首席执行官丁丁、大丰硅基方舟首席技术官张将红以及富临精工工程中心主任邓扬,共同探讨了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路径及生态合作的未来趋势。
王闯形象地比喻,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当距离尚远时似乎缓慢,但一旦临近便迅猛无比,令人难以企及。他以人形机器人为例,指出其运动能力在短短一年内已有显著提升,未来或将远超人类。
针对市场上关于硬件非主要瓶颈,软件及具身智能才是挑战的观点,王闯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以人类能力为参照,硬件目前仍是限制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触觉感知、关节性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邓扬也补充道,富临精工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开发过程中,如电关节总成,已迭代多次,但仍需不断优化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近期,包括智元机器人在内的多家机器人制造商宣布,其机器人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工厂场景,标志着行业规模化商用进程正在加速。特别是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的数千万元合作项目,近百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2-W即将入驻富临精工工厂。
邓扬透露,富临精工将料箱搬运作为首要突破点,目前机器人的搬运效率虽仍略低于人类,但得益于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能力,整体效率已有所提升。他预计,在节拍优化、场景深化及成本降低的推动下,三年内有望实现成本回收。
王闯还提出了一个衡量商业化成功的关键指标:在单一场景下实现千台级机器人的部署与高日活跃度,这标志着技术、产品及市场需求已达到高度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