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妆市场风云变幻之际,被誉为“医美面膜第一股”的敷尔佳,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如同一枚震撼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8月21日晚,敷尔佳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63亿元,同比下滑8.15%;归母净利润为2.3亿元,同比大幅下跌32.54%;归母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48.66%,接近腰斩。
这份成绩单无疑给敷尔佳的股价带来了压力。8月22日,其股价一度下挫超过2%,最终收跌1.38%,而当天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沪指站上3800点,创业板指更是大涨超3%。回望敷尔佳自2023年8月上市以来的表现,其股价持续走低,相较于发行价已累计下跌51.2%,总市值蒸发超过148亿元。
敷尔佳作为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的佼佼者,曾凭借医用敷料领域的先发优势,迅速成为美妆行业的明星企业。然而,从最新的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的经营情况正面临全面下滑。财报指出,营收下降的原因在于公司对线下渠道的优化,而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则主要归因于宣传推广费用的持续增加。
今年上半年,敷尔佳的销售费用激增至4.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56%,占营收比例高达48.67%。相比之下,公司的研发投入却显得捉襟见肘,仅有2300万元,占营收比重仅为2.7%。这一数据对比,无疑凸显了敷尔佳在市场竞争中的路径依赖和战略困境。
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敷尔佳选择了烧钱做宣传推广的策略,但这一举措并未能扭转其营收下滑的颓势。财报显示,尽管化妆品类营收同比增长29.95%,占总营收的72.39%,但医疗器械类产品的营收却同比大跌48.07%,占总营收的27.61%。同时,敷尔佳的两大品类毛利率均超过80%,但化妆品类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在化妆品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头部公司纷纷涌入医美领域,推出医美品牌,价格战愈演愈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1149亿元,同比增长3.2%,但同比增幅降低,反映出化妆品企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这一局面对于依赖化妆品业务贡献超过七成营收的敷尔佳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敷尔佳在财报中透露,将持续深耕医疗器械领域,不断扩充产品线,并推进皮肤改善类及注射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同时,公司也将关注子品牌的孵化培育工作,实施品牌升级及灵活多元的营销策略。然而,这些举措能否有效扭转敷尔佳的业绩下滑趋势,仍需时间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敷尔佳在销售战略上也进行了调整。长期以来依赖线下经销渠道的公司,近年来开始加大直播电商的投入。2025年上半年,敷尔佳的线上渠道贡献营收达6.95亿元,占比提升至80.50%,同比增长47.11%;而线下渠道贡献营收则同比大跌63.99%。然而,这一转变的代价是高昂的宣传和推广费用,上半年达到4.20亿元,增速远超营收增幅。
尽管敷尔佳在销售战略上进行了调整,并加大了线上渠道的投入,但其研发投入的不足仍然备受诟病。与同行相比,敷尔佳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存在较大差距。监管政策的变化也给敷尔佳带来了挑战。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拟对医用敷料产品分类重新划定,这将削弱医用敷料产品的“医疗加成”属性。
在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敷尔佳的业绩下滑无疑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扭转颓势,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将是敷尔佳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