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一则视频中深入探讨了AI领域的开源趋势,特别是中国AI企业在这一进程中的显著作用。他指出,OpenAI首次开源大语言模型,标志着全球AI技术格局的新变化,而这一变化背后,中国AI企业的全民开源和生态建设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周鸿祎强调,中国AI行业通过开源策略,成功打破了美国厂商的闭源垄断,不仅降低了技术门槛,还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这种开源模式不仅让中国AI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以智能手机时代的安卓系统为例,形象地说明了开源模式的力量。在智能手机普及初期,iPhone以其封闭而强大的生态系统引领了潮流。然而,开源的安卓系统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应用开发者,推动了手机产业的多样化发展,让更多人能够用上智能手机。周鸿祎认为,当前的中国大模型在AI领域扮演着类似安卓系统的角色。
近年来,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千问等纷纷宣布开源,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成本,使得普通开发者也能轻松部署和应用。相比之下,美国的大模型厂商却选择了闭源路线,试图通过技术壁垒和数据高墙来维护其市场地位。然而,这种策略并未能阻挡开源生态的蓬勃发展。
周鸿祎指出,虽然目前在一些垂直业务性能上,美国的大模型仍具优势,但开源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构建超级生态,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测试和优化模型。以Deepseek为例,虽然短期内可能未能直接从大模型中获取收益,但长期来看,其开源策略将使其在全球AI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甚至可能成为行业标准。
周鸿祎还提到,美国大模型的闭源策略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开源生态的不断壮大,闭源模式的高成本、部署受限、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日益凸显。而中国的开源AI大模型技术则在不断缩小性能差距的同时,不断扩大生态规模。未来,当模型性能差距不再显著时,生态的力量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周鸿祎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大模型之争,实质上是闭源和开源、生态和社区之争。美国走的是旧时代的科技霸权逻辑,试图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垄断地位;而中国则坚持开源共享、普惠共建的生态理念,推动技术全民化、生产力社会化。这不仅决定了谁能做出更好的模型,更决定了AI技术将如何影响世界。
最后,周鸿祎强调,开源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更为强大的战略。他感谢那些坚持开源的厂商,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更多人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使用AI技术,推动了中国整个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