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插混/增程技术崛起,油车面临真正压力,固态电池量产之路仍长

   时间:2025-08-25 23:40:1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等品牌的崛起已对传统燃油车造成了显著冲击。而今,固态电池技术的出现更是被视为对燃油车市场的又一记重拳。实验室中的“续航1000公里”、“10分钟快充”以及“无热失控”等数据,正逐步走向量产,引发了媒体对于燃油车末日的广泛讨论。

然而,市场变数频生,固态电池技术虽先进,但从实验室到量产,再到普及,其道路远比预期漫长且复杂。目前主流液态锂电池的成本约为0.4元/Wh,以100度电的电池包为例,电芯成本即达4万元,整体成本则在5-6万元之间。相比之下,固态电池即便在理想状态下,成本也将在1.5-2.0元/Wh之间,是液态电池的数倍。

固态电池技术不仅面临高昂的成本问题,其技术复杂度和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也尚待解决。这意味着,尽管固态电池技术前景广阔,但在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应用于家用车型,成为其普及的一大障碍。

在此背景下,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技术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新宠。这些车型既能加油,又具备电动车的节能优势,且在城区行驶时能耗极低,百公里仅需十几度电。长途行驶时,油箱接管,油耗也远低于传统燃油车。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的成本门槛相对较低,用户体验不打折,无需担心电池老化或充电焦虑等问题。

从销量榜上不难看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正迅速占据市场份额。比亚迪秦PLUS DM-i、秦L DM-i以及问界m8等车型的热销,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这些车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节能和环保的需求,同时在价格、性能和体验上均达到了消费者的预期。

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技术本身也在不断进步。近年来,大容量电池的应用使得这些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大幅提升,部分车型甚至超过了300公里。这意味着,即便在没有固定充电桩的情况下,消费者也无需频繁充电,一周充一次电即可满足日常通勤需求。而“增混电池”概念的推广,更是将纯电续航里程推向了400公里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面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电动车的强劲势头,燃油车在中短途、高频使用场景中的优势正逐渐丧失。当消费者能够拥有一辆纯电续航50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电动车时,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只用电行驶,仅在长途或补能不便时才会使用燃油。在这种情况下,燃油车的市场地位无疑将受到严重挑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