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白象方便面:情怀营销难掩品质之忧,国货之光能否照亮前路?

   时间:2025-08-28 05:07:45 来源:花朵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方便面,这一曾经风靡全国的速食产品,近年来却遭遇了市场的冷落。据统计,从2020年至2023年,方便面消费量锐减了40亿包,2024年的消费量更是跌至438亿包,而在2025年第二季度,方便面销售额同比还下降了8.9%。这一趋势,与2013年中国人一年消耗462.2亿包方便面的盛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行业寒冬中,各大方便面巨头纷纷受到冲击。康师傅与今麦郎的方便面业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而一度因营销风波陷入舆论漩涡的白象,却意外地保持了增长态势。然而,白象的增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不久前,白象推出的“多半袋面”系列因涉嫌误导消费者而引发众怒。包装上标注的“多半”二字,被消费者解读为比普通包装多出一半的分量,实则只是一个注册商标。这一“文字游戏”让不少消费者感到被愚弄,尽管白象随后发表了道歉声明并承诺调整包装标识,但品牌形象已受损。

不仅如此,白象的营销套路也备受质疑。近年来,白象通过一系列正面叙事,如“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拒绝日资收购”等,成功赢得了消费者的好感,市占率一路攀升。然而,随着市场的深入挖掘,白象的营销手段也逐渐浮出水面,包括在“土坑酸菜”事件中发表“没合作,放心吃”的声明,以及针对年轻人猎奇心理推出的各种奇葩口味方便面。

这些营销手段虽然短期内吸引了眼球,但并未给品牌带来持续的复购。相反,频繁的产品创新和营销投入,让白象在产品质量和品控方面出现了漏洞。近年来,白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新闻头条,包括面饼中发现蚂蚁、产品中嵌有金属异物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让消费者对白象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在渠道布局方面,白象也面临着线上和线下失衡的问题。近年来,白象大力发展线上电商渠道,线上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不到5%飙升至2024年的30%以上。然而,线下渠道的布局却相对滞后,甚至在部分地区商超都看不到白象的身影。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失衡,让经销商们苦不堪言,有时线上激进的价格策略甚至会挤压线下经销体系,形成“左右互搏”的尴尬局面。

为了维持销量,白象不得不继续加大线上投放力度,频频亮相抖音晚会、跨界游戏联名,甚至登上了2025年央视春晚。然而,这些营销投入并未真正解决渠道困局,反而让白象陷入了“重营销轻产品”的怪圈。当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产品力缺乏支撑时,这套玩法就很难运转下去。

如今,国内方便面市场已被康师傅、统一、白象、今麦郎等巨头瓜分了8成以上份额,剩下2成则来自日韩等进口品牌。面对国内市场的日渐饱和和消费场景的变化,出海或许是国内方便面品牌为数不多的选择。然而,无论是哪个地区的消费者,他们最看重的始终是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对于白象等方便面品牌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回归产品本身,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