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行业沉寂六年后,中国平安于近日再度出手,举牌中国太保H股,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香港交易所的公告,中国平安以每股32.0655港元的均价购入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总持股量达到1.4亿股,占港股流通股的5.04%,触及举牌线,总股本占比也达到了1.46%。
国信证券分析指出,中国平安此次举牌中国太保,主要出于财务投资的考虑,同时也反映出保险股正逐渐被纳入高股息配置的范畴,这与银行股的逻辑相似。随着银保渠道的改善,保险行业的基本面也得到了提振,中国平安的举牌行为与市场当前的强贝塔属性形成了共振。
此次举牌也释放出多重信号。首先,保险股仍具备中长期的估值修复空间。今年以来,中国太保H股的涨幅已经超过了42%,但当前的估值仍未充分反映出其长期价值,中国平安的举牌行为正是对这一点的印证。其次,险资的高股息策略得到了增强,保险股正被重新定义为“另类红利资产”。中国太保H股的股息率显著高于长债收益水平,显示出其长期的配置价值。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提升了资产负债的联动效率。在IFRS17及IFRS9准则下,利率波动对净资产的影响日益加剧。中国太保通过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叠加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其利润及净资产的中长期表现相对稳健。
从负债端来看,预定利率的下调预期激活了“炒停售”现象,短期保费增速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三季度预定利率的确认下调,渠道保费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同时,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增速也在持续增长,预计新业务规模将超越去年同期水平。险企以长期保障型产品和财富管理型产品为核心销售策略,持续带动短期保费的扩张及产品结构的优化。
从资产端来看,随着债券利率拐点的确认,权益市场的预期收益也在提升。长端利率的触底回升,带动了险资固收类资产收益预期的改善,利差损风险持续收窄。同时,股市的回暖也提升了险企的盈利能力预期,为保险股的估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平安此次举牌中国太保,不仅是对保险行业基本面的认可,也是对保险股长期价值的看好。随着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和政策的引导,保险股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未来,随着预定利率的下调和资产负债联动效率的持续提升,保险行业将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同时,险资的高股息策略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