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风云变幻的舞台上,一位1985年出生的中国科学家正悄然改变全球算力版图的面貌,而这一切发生时,英伟达CEO黄仁勋正因中国市场芯片禁令而陷入困境。8月22日,寒武纪科技的股价飙升,市值一举突破5200亿元大关,其背后的关键人物——陈天石,凭借手中29.63%的股份,身家瞬间跃升至1541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众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
陈天石的成功之路堪称传奇。从2008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带领的10人学术团队,到如今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掌舵人,他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那时,他与哥哥陈云霁专注于“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这一看似深奥的领域,正是如今炙手可热的AI芯片的前身。兄弟俩,一个精通AI算法,一个擅长芯片架构,他们的结合在当时并不被看好,但八年后的2016年,寒武纪科技正式成立,公司名寓意着AI时代的“生命大爆发”。
寒武纪的崛起,不仅仅依赖于资本市场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其技术路线的精准选择。在国产芯片普遍追求与英伟达CUDA生态兼容时,陈天石却选择了自建生态这条更为艰难的道路。DeepSeek的发布,尤其是其R1推理模型,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在AI圈内引起轰动,更重要的是,该模型在国产芯片上运行流畅,极大地提升了国产芯片的性能和口碑。今年8月,DeepSeek再次推出V3.1版本,采用UE8M0 FP8精度格式,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优化设计,这一举动标志着寒武纪在芯片设计领域迈出了自主定义游戏规则的重要一步。
从市场数据来看,寒武纪的增长潜力巨大。据IDC统计,2024年中国加速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270万张,其中国产芯片出货量达到82万张,占比30%,而寒武纪的出货量位列国产厂商前列。随着国产芯片份额的逐年上升,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和互联网大厂对国产芯片需求的增加,寒武纪面临的市场机遇更加广阔。
资本市场的反应最为直接。高盛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大幅上调50%,至1835元,潜在上涨空间高达47.6%,这一目标价对应的市值接近8000亿元。高盛看好寒武纪的理由包括中国云服务商资本支出的增加、供应链的多元化以及寒武纪研发投入的加强。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寒武纪的长期增长预期。
陈天石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的机遇。从AlphaGo开启AI时代,到中美贸易战凸显芯片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再到DeepSeek证明国产芯片的实力,每一次历史转折,陈天石都站在了正确的位置。如今,他已成为千亿富豪,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将资本市场的热情转化为持续的业绩增长,将是陈天石面临的最大挑战。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陈天石和他的寒武纪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在这个AI重新定义一切的时代,掌握底层算力的人无疑将拥有无限可能。陈天石的故事,只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