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OpenAI专家建议:本科首选机器学习导论,AI导论课程需与时俱进

   时间:2025-09-01 17:55:26 来源:机器之心Pro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自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LLM)问世后,AI的影响更是渗透到社会、企业乃至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渴望踏入这一领域的初学者而言,选择一门合适的入门课程显得尤为关键。

在众多高校中,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往往是许多学生的首选,其中斯坦福大学的《CS22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尤为著名,备受学生青睐。这类导论课程通常涵盖了AI的多个分支,如AI基础、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以及强化学习等,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AI的窗口。

然而,近日OpenAI研究科学家Noam Brown却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对于对AI感兴趣的本科生来说,在选择第一门AI课程时应更加谨慎,不应直接将人工智能导论作为首选。相反,他建议学生优先考虑机器学习导论课程。

Noam Brown解释称,过去15年间,得益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发展,AI技术取得了爆炸式的进步。然而,在许多学校,人工智能导论的课程大纲却几乎一成不变,仍然停留在2010年前后的内容,其中机器学习的部分往往只占少数课时。尽管许多大学意识到需要对这类课程进行“重构”,但由于存在争议,惯性往往占据了上风。

他进一步指出,学生在选择课程时不应仅凭课程名称来判断,而应仔细查阅课程大纲。一门理想的入门课程应涵盖线性回归、梯度下降、反向传播以及强化学习等核心内容。然而,不同学校的课程差异显著,有些“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确实包含了这些内容,但大多数则不然。

Noam Brown建议,如果学生的目标是未来从事AI相关职业,那么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留到后期学习可能更为合适,因为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智能的更广泛理解。然而,如果学生的目标是掌握现代聊天机器人、图像识别或生成工具、代码助手等背后的核心技术,那么他们真正应该优先学习的很可能是机器学习导论课程。

Noam Brown还与多位大学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应增加机器学习的内容。然而,在删除哪些内容以为机器学习腾出空间的问题上,他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例如,有一段时间他建议移除约束满足问题(CSPs),但这却冒犯了一些教授。

相较于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相对“传统”的内容,如符号主义、专家系统等,机器学习导论课程则聚焦于现代主流的AI技术,通常涵盖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神经网络、反向传播、支持向量机(SVM)、集成方法以及深度学习等,这些内容紧贴工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非常适合未来打算进入工业界或从事应用研究的学生。

Noam Brown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表示,自己在本科时就读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完全没有提到神经网络,并且似乎至今仍未改变。有人则认为,“人工智能导论”课程确实存在陷阱,大学里教授的是搜索算法和专家系统,而学生真正想了解的却是Transformer和反向传播等现代技术,这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教学生修理打字机一样过时。

有观点认为,当今大多数AI领域的突破都来自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而非那些传统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选择一门注重现代AI技术的入门课程可能更为明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