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自有品牌热潮下,传统商超的转型之路是坦途还是陷阱?

   时间:2025-09-02 17:48:2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一款由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推出的“酒鬼·自由爱”酒品在市场上掀起抢购热潮,其官方销售页面持续显示“已售罄”,成为了黄牛眼中的抢手商品。据黄牛透露,这款酒品加价150元即可包邮,不包邮则需额外加价110元,足见其市场需求之旺盛。

这款爆品的出现,让传统商超对自有品牌的兴趣愈发浓厚。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打造自有品牌已成为传统商超战略转型的关键一环,多家商超上市公司纷纷入局并加大投入。例如,中百控股集团推出了“中百超市精选”和“百屿森”系列,新增自有品牌商品300余种。

然而,在商超们雄心勃勃地打造自有品牌的同时,永辉超市的一份财报却透露出转型的阵痛。上半年,永辉超市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187.64%。一边关店,一边调改,永辉超市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尽管如此,打造自有品牌的热情并未减退。2024年被视为“商超调改年”,胖东来等商超的调改成果,尤其是其自有品牌带来的巨大流量,让头部连锁商超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物美、天虹股份、步步高、红旗、朴朴超市等巨头纷纷布局自有品牌,其中永辉超市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

永辉超市在供应商大会上宣布了供应链变革计划,并表示要在3年内与供应商共同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此举不仅显示了永辉对自有品牌的重视,也彰显了其在转型路上的决心和魄力。

从区域龙头到全国性大型连锁超市,几乎所有商超都将商品创新的重点投向了自有品牌开发。据《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3-2024)》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平均每家零售商每年新开发的自有品牌产品数逐年增加,拥有独立自有品牌开发部门的零售商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这股打造自有品牌的热潮不仅局限于头部商超,一些地域性的中小玩家也开始纷纷涌入。在山东烟台,家家悦超市自2024年起打造“家悦烘焙”自有品牌,每周推出2-3款新品,营业额翻倍增长。同处山东的青岛,传统零售的调改之风也盛行一时,真诚超市、丽达超市等本地品牌在调改过程中,对自营商品下了不少功夫。

然而,打造自有品牌并非易事。它考验着零售商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供应链支撑到终端动销能力的全方位实力。在国内,具备这样全面能力的商超寥寥无几。许多传统商超在打造自有品牌时,只是简单地进行贴牌生产,缺乏差异化和高质价比。

规模化经营与自有品牌的内在冲突也不容忽视。传统商超巨头在自有品牌上野心勃勃,但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按照高标准去做自有品牌,几乎是不可能的。山姆近期频出的品控下降事件,就是因为品控能力跟不上门店扩张的速度。

在零售行业深度调整期,传统商超上市公司的业绩长时间承压。关闭低效门店、放缓扩张节奏成为业内共识,而门店调改、打造自有品牌则承载着传统商超寻求增长的希望。然而,押注自有品牌或许是一场豪赌,如果自有品牌未能带来预期的流量和利润,企业反而可能陷入更大的危机。

为了打造自有品牌的价格优势,商超普遍砍掉中间商,实行直采,严格控制毛利。这导致超市在直采过程中往往是低毛利甚至零毛利,同时还要承担更多额外的费用。另外,供应链变革也将改变原来的回款账期,对超市和供应商的资金链都形成了较大考验。

以永辉超市为例,其自营产品目前仍处于模仿阶段,缺乏独特的竞争力。尽管随着供应链变革的深入,永辉或许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产品,但打造自有品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永辉和其他传统商超而言,如何在推动行业升级的同时,避免盲目追捧带来的风险,将是他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