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计划在可折叠设备市场迈出重要一步,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公司预计在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随后在2028年推出可折叠iPad。这两款设备都将采用由康宁公司独家提供的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材料的使用预示着苹果对可折叠技术的深度探索。
郭明錤预测,可折叠iPhone在推出初期就将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2026年出货量预计达到800万至1000万台,并在2027年有望翻倍至2500万台。而对于可折叠iPad,郭明錤认为其定价策略将更偏向高端市场,设备展开后能提供18至20英寸的超大显示面积,折叠后则依然保持便携性。尽管屏幕尺寸创苹果移动设备之最,但分析师对销量的预期相对保守。
关于可折叠iPhone的指纹识别技术,郭明錤排除了屏下指纹识别的可能性,转而预测该产品将采用侧边指纹识别方案。据他透露,立讯精密将是侧边指纹识别模组的供应商。这一选择被解读为苹果对内部空间利用的极致追求,特别是在设备厚度仅为4.5至4.8毫米(展开)和9至9.5毫米(折叠)的情况下,侧边Touch ID比Face ID更易于实现。
苹果在可折叠设备领域的布局虽然晚于三星、华为等竞争对手,但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仍有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指出,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约1983万台,同比增长6%。
随着苹果的加入,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高阶消费者对可折叠产品的兴趣和接受度将显著提升。目前,三星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其市场份额预计将有所下降,从去年的45.2%降至2025年的35.4%。与此同时,华为有望在中国市场延续其强劲表现,全球市占率预计达到34.3%,紧随三星之后。
其他品牌也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荣耀和联想(摩托罗拉)的折叠屏手机市占率预计将从去年的6%和5.5%分别提升至2025年的9.1%和7.6%。小米则凭借MIX Flip系列成功打入轻量化折叠机市场,市占率预计从去年的3%增长至今年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