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周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趋浅薄,AI时代如何引领用户走向深度思考与创造?

   时间:2025-09-06 10:59:0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笔者与多位投身AI领域的创业者深入交流,试图探寻AI时代创业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根本差异。这些创业者所从事的项目大多围绕AI展开,在与他们的探讨中,一个关键问题不断浮现:AI时代,创业的底层逻辑究竟发生了哪些颠覆性改变?

一位创业者分享了他的项目——一款基于AI的书籍内容精炼应用。用户借助这款应用,能更高效地掌握书中核心知识,无论是学习新技能、提升能力,还是培养兴趣爱好、改善生活状态,都能得到精准助力。以学习园艺为例,用户能快速获取相关学习内容,从零基础逐步入门,并持续精进。

在讨论这款产品时,一个观点被反复提及:AI时代的创业,不应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简单延续,而要聚焦于发现移动产品中引发用户内心矛盾的环节,并借助AI进行优化或重构。这意味着,AI时代或许会出现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截然不同的产品形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与产品的交互多以被动消费为主。用户点击、浏览内容,获取即时反馈,例如刷抖音、TikTok时,虽能获得短暂快感与放松,但时间一长,不少对自己有要求的用户会产生愧疚与自责。这种模式将人变得肤浅、简单,而AI时代的产品逻辑或许要反其道而行之,鼓励用户发挥更多创造性。

AI产品不再局限于被动提供内容,而是通过智能算法主动引导用户,助力其生成内容、表达观点,并不断优化输出质量。交互方式从“让用户多停留10分钟”,转变为“帮助用户产生更优质的输出,如想法、段落、提纲、音频、演讲稿等”。产品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做得出”,而非仅仅“看得见”或“听得见”。

以AI写作工具为例,它不仅能生成短句或段落,还能根据用户的写作风格与历史作品,自动生成结构化的文章框架,甚至提出反思问题,帮助用户深度思考,提升创作质量,持续优化写作风格与结构。这种交互融合了生成性与反思性,让用户获得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快感与正反馈。

这种现象,仿佛让人回到了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初期。那时,使用互联网的多是精英圈层,当版主需要具备很强的能力,不少当年的版主、站长后来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创业者。随着互联网普及,它变得越来越浅显、简单,而AI时代或许正开启一个新的循环,从满足最具创造力人群的需求起步。

在商业模式上,AI时代也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不相同。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核心是流量聚集与变现,商业模式依赖广告与付费用户,用户的“停留时间”与“参与度”决定平台价值,企业的核心任务是最大化流量转化效率。

AI时代,产品的核心价值转向知识与数据处理输出,商业模式随之改变。AI的优势不仅在于提升用户体验,更在于帮助用户深度思考与创作,通过个性化服务生成有价值的内容。产品通过“帮助用户生成有价值的内容”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价值”逐渐取代单纯依赖流量的模式。

这一转变也导致关注点从DAU(日活跃用户数量)转向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即从关注流量到关注产品能为用户提供多深的价值、多强的黏性。不过,过度关注ARR也可能像过去移动产品被流量裹挟一样,被数据蒙蔽而忽视更本质的东西。

以多邻国为例,这一年它在产品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学习内容生成方面,前端人工编辑量大幅减少,不再采用过去笨重的一套一套制作内容的方式。学习后,它能直接用AI为用户生成一页学习反馈。

过去,多邻国以游戏化著称,不太关心用户的英文水平,核心关注用户是否回来打卡,每次打卡后给予鼓励,形成强用户黏性,实现货币化,循环顺畅。未来,它在内容创造能力上将更加个性化,与用户的联系也会更紧密,如同一个磨合已久的家庭教师,这种互动形成的黏性难以取代。多邻国如此迅速且坚决地推进AI化,可见其创始人对AI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用户成长路径上,AI时代也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差异。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注重产品快速迭代,推出市场反馈良好的版本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调整优化,这种方式帮助许多互联网企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AI技术引入后,产品迭代方式发生变化。AI产品不仅需要快速推出市场版本,还需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实现“动态优化”。这种优化不再单纯依赖人工反馈与版本更新,而是通过AI算法不断学习、适应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自我优化。

“用户价值增长”模式让企业获得更长久盈利,也让用户在平台上持续获得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追求“用户增长”,常通过激进的市场推广与用户拉新实现快速增长,而AI时代更注重用户的长期培养与沉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