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会议记录一直是让许多人头疼的问题。以往,人们常常一边举着手机录音,一边手忙脚乱地记笔记,结果不是遗漏了关键信息,就是笔记写得难以辨认。事后整理录音时,又得反复听上好几遍才能理清思路,效率极其低下。华为手机自带的录音转文字功能虽然能提供一定帮助,但在面对方言或快速语速时,准确率就会大打折扣,转写出来的内容错误百出,修改起来十分繁琐。而且,转写后的文字毫无结构,需要手动分要点、标注行动事项,整理过程繁琐又耗时。
一位职场人士就曾深受会议记录之苦。每次部门例会结束后,整理录音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直到上个月,做销售的朋友向他推荐了听脑AI,称其转写客户拜访录音准确率极高,还能自动生成结构化文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下载了这款APP,没想到第一次使用就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初次使用时,他选择了“实时转写”模式,将手机放在会议桌中间。几分钟后,屏幕上就实时显示出了会议内容。领导提到的“Q3目标完成率85%”“市场活动投放渠道”等关键信息都被准确识别,就连旁边同事说的湖南方言“这个方案蛮不错”也转写正确。要知道,之前使用的华为转写功能遇到方言肯定会出错,而听脑AI支持19种地方方言,准确率高达98%以上。更让他惊喜的是,当有外籍同事参加会议时,它还能实时翻译,将英文发言直接转成中文,无需再一边听一边查词典。
会议结束后,点击“生成文档”,不到一分钟,一份完整的会议记录就呈现在眼前。记录分为“会议主题”“参会人员”“关键要点”“Action Item”等部分,每个行动事项还标注了负责人和截止日期。当他将这份文档发给团队时,同事们都十分惊讶,询问他为何整理得如此迅速且条理清晰。得知是听脑AI自动生成的后,大家都表示要尝试使用。
随着对听脑AI的深入使用,他发现了更多实用功能。“智能内容分析”功能可以从转写内容中提取关键词和高频词。在一次项目推进会上,它提取了“用户需求”“技术瓶颈”“资源协调”等关键词,让他一眼就能看出会议的核心问题。“云端存储”功能也十分方便,转写内容会自动同步到云端,不用担心手机内存不足,而且可以随时在电脑上打开查看。即使在外地出差,也能直接登录网页版查看之前的会议记录,无需再繁琐地导出导入。
当然,听脑AI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网络不好的情况下,实时转写会出现卡顿,但网络恢复后,它会自动补全之前的内容,不影响整体使用。刚开始使用时,功能布局有些复杂,他花了几分钟才找到“实时转写”的入口,不过使用几次后就熟悉了。
上周,他转写了一位福建客户的电话录音。客户说话速度快且带有闽南语口音,他本以为会出现错误,没想到转写内容几乎无误,客户提到的“产品交付时间”“售后支持”等信息都被准确识别。将转写内容发给客户后,客户回复说记录详细,连“加急订单处理”都记录了下来,称赞他专业。这不仅节省了他整理录音的时间,还提升了客户对他的信任。
长期使用下来,听脑AI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节省时间。它积累的会议记录中包含了领导的决策、同事的建议、客户的需求等重要信息。在做项目复盘时,他能快速找到之前的讨论内容。比如上个月做季度复盘,他从3月份的会议记录中找到了领导说的“Q2要重点提升用户留存率”以及同事提出的“增加用户互动功能”的建议,这些内容帮助他理清了项目的发展脉络,在复盘报告中准确提及了每个阶段的决策依据。“便捷分享协作”功能让他无需再通过邮件来回发送文档,直接生成链接分享给团队,同事们可以在链接里评论和修改,提高了协作效率。
对于那些同样被会议记录问题困扰的人来说,听脑AI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使用时,可以先熟悉功能布局,如“实时转写”“生成文档”等功能的入口,根据会议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方言类型,以提高准确率。如果经常开远程会议,还可以使用“音频导入”功能,将远程会议的录音导入进行转写,效果同样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