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传说袁天罡以水席暗喻天机,武则天临终前参透玄机,水席故事流传至今

   时间:2025-09-11 13:43:0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华饮食文化的长河中,洛阳水席以其独特的宴席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遐迩。据传,这道宴席的兴起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有着不解之缘。当年,武则天巡幸洛阳时,地方官员为讨其欢心,特意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宴席。这场宴席不同于宫廷中常见的珍馐美味,而是以荤素搭配、冷热交替、酸甜咸辣俱全的特色,令尝遍山珍海味的武则天眼前一亮,赞不绝口。自此,每逢朝廷盛事,水席便成为犒赏群臣的必备佳肴,逐渐从民间走向宫廷,再由宫廷辐射至整个社会。

关于水席的起源,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相传唐代相士袁天罡夜观天象,预知武则天将登基称帝。为不泄露天机,他巧妙设计了一套宴席,通过菜品的编排暗喻武则天24年的统治历程。宴席中的汤汤水水,寓意其登基如水到渠成;干菜与汤菜的交替呈现,则暗合“干系”(谐音“稀”)之意,象征其统治的起承转合。这种别具匠心的安排,既传达了天意,又未直接点破玄机。

水席的菜品设计极为考究,涵盖冷热、荤素、甜咸、酸辣等多种风味。上菜顺序更是独具匠心:先以八道冷盘开胃,再呈四道主菜,每道主菜搭配两道配菜,称为“带子上朝”,寓意君臣同心、共治天下。最后以四道收尾菜收官,其中必有一道“黄袍加身”(参汤),象征宴席圆满落幕。

在水席的诸多传说中,最富戏剧性的莫过于武则天临终前的故事。据说,她晚年虽常享水席,却始终未悟透其中深意。直至病重卧于上阳宫时,仍坚持要品尝这道宴席。当最后一道“碧波伞丸”上桌,她询问菜名,侍从答“丸子”。病中的武则天将“丸”误听为“完”,顿时恍然大悟,长叹一声后便与世长辞。此后,人们将这套宴席称为“武后水席”,并在原有24道菜的基础上,增添了一道清爽的蛋汤,命名为“圆满如意汤”,作为全席的收尾。时至今日,当这道蛋汤上桌时,熟悉风俗的宾客便知,宴席已至尾声,所有菜品已悉数呈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