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的圆桌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融合发表了深度见解。这位科技企业家坦言,当前生成式AI在文本创作、图像生成等领域已超越绝大多数人类水平,但真正实现AI技术落地应用仍面临诸多障碍。"现在AI写文章、画画的能力确实很强,但要让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们才刚刚起步。"这是王兴兴在宇树科技宣布启动IPO计划后首次公开亮相。
追溯至2011年,当时还在求学阶段的王兴兴就已关注到人工智能领域。他回忆道,彼时AI研究尚处萌芽阶段,相关学术资源极为有限。"我读过几本专业书籍后,觉得这个方向当时能实现的突破有限,就暂时搁置了研究。"这位如今在机器人领域叱咤风云的创业者坦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遗憾的决策之一。所幸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性进展,AI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终于迎来曙光。
具身智能作为AI与机器人交叉产生的新兴领域,正吸引着全球科技界的目光。该技术旨在赋予机器人类似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能力,使其具备自主环境感知、任务规划和动作执行能力。王兴兴指出,当前产业界在数据采集与模型算法两大层面遭遇瓶颈。在数据维度,不仅需要解决高质量训练数据的获取问题,更要提升现有数据的利用效率;算法层面则面临着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技术难题,特别是如何将视觉、语言等不同类型数据有效整合。
以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例,王兴兴详细阐释了技术落地的具体挑战:"虽然现在生成家务操作视频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要让机器人真正理解视频内容并转化为精准的机械动作,中间需要跨越'模态对齐'这道技术鸿沟。"这种跨模态转换要求算法既能解析视觉信息,又能精准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其技术复杂度远超单一模态处理。
作为以硬件研发为核心的企业,宇树科技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也面临着组织管理的全新课题。王兴兴透露,随着团队规模扩大,如何保持高效的跨部门协作成为关键挑战。"我们正在探索适应AI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既要保持创业公司的敏捷性,又要建立系统化的研发体系。"这种管理转型对于持续保持技术领先至关重要。
尽管面临多重挑战,王兴兴对产业前景保持高度乐观。他认为AI技术的普及已显著降低创新门槛,为年轻创业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在只需要聪明才智和执行力,就能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脱颖而出。"他特别强调,在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小型创新团队将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其灵活性和创新效率可能超越传统大型企业。
"AI技术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还处于爆发前夜,这个时代充满令人激动的可能性。"王兴兴用"技术荒漠中的参天大树"比喻当前的创新机遇,鼓励年轻创业者摒弃传统经验束缚,专注学习前沿技术知识。在他看来,AI时代的公平性在于,只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执行力,任何人都有机会在这个变革期创造非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