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智能头部企业”特斯联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近日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聚焦“空间智能+具身智能”领域展开深度协同,通过技术共享与创新融合,共同推动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当前,全球具身智能产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初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型期。尽管资本持续涌入、技术迭代加速,但复杂场景下的技术泛化能力不足、算力成本高企以及场景适配难题,仍是制约行业大规模发展的核心挑战。例如,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光线变化、物体遮挡、地面不平整等因素,对机器人“感知-理解-决策”链条的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
空间智能被认为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其核心在于让机器人“看懂”物理世界的三维结构与动态规律,从而实现自主交互与任务执行。特斯联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构建了覆盖AIoT基础设施、领域模型与智能体的三层技术体系,分别对应空间感知、空间理解与空间行动能力。
图:特斯联与优必选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在领域模型层面,特斯联自主研发的空间大模型突破了传统语言模型的单一模态限制,通过多模态融合与物理推理能力,可精准解析重力、摩擦力、空间拓扑关系等物理规律。例如,在物流分拣场景中,该模型能动态规划机械臂的抓取路径,避免因物体移动或遮挡导致的任务中断。
基础设施层面,特斯联的混合推理智算平台(HICP)实现了对国产主流信创芯片的兼容适配,可统一调度多元异构算力资源,为具身智能的云端训练与端侧推理提供低延迟、高并发的计算支持。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十余种国产芯片,显著降低了算力依赖进口的风险。
智能体层面,特斯联打造的类人智能体具备长时记忆、高维感知与团队协作能力,可与优必选的群体智能系统形成高效协同。例如,在工业巡检场景中,智能体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多模态感知,自主识别设备故障并联动机器人集群完成维修,实现从“机械执行”到“智能决策”的跨越。
优必选科技创始人周剑指出,机器人要成为真正的人机共融智能体,必须深度理解环境语义与动态规律。此次合作中,特斯联的空间大模型与高质量空间数据将为机器人提供训练支撑,而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运行中生成的多模态交互数据,则能反哺模型优化,形成“数据-模型-场景”的闭环进化。
双方技术互补将加速下一代智能体机器人的落地。通过共享空间智能技术栈,机器人可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路径规划、任务分解与多机协作,为工业制造、物流仓储、医疗护理等领域提供更具适应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