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电商平台宣布启动“绿色消费月”活动,通过发放专属消费券、推出环保商品专区等方式,鼓励消费者参与绿色消费实践。此次活动覆盖全国多个城市,预计将惠及数百万用户,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消费领域的深入落地。
活动期间,平台联合超过200家品牌推出“低碳商品专区”,涵盖家电、日用品、服饰等多个品类。所有入选商品均需通过严格的环保认证,包括能源效率等级、可回收材料使用比例等指标。例如,某品牌推出的节能空调较传统型号节能30%,而另一款可降解包装的洗护产品则减少了70%的塑料使用。
为提升消费者参与度,平台每日发放总额达500万元的绿色消费券。用户可通过完成环保知识问答、分享绿色生活技巧等任务获取额外优惠券。据统计,活动首日就有超过50万用户参与互动,领取的消费券中近60%被用于购买节能家电和环保日用品。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参与活动的品牌中,有超过40%的企业在过去三年内增加了环保研发投入。某家电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与平台合作,其环保系列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0%,“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可度正在快速提升”。
活动还设置了“旧物回收”环节,消费者可将闲置电子产品、包装材料等送至指定回收点,兑换平台积分或优惠券。在北京某社区回收点,工作人员介绍,活动开展三天内已收集旧手机200余部、废旧电池150公斤,这些物品将由专业机构进行环保处理。
环保专家指出,此类活动不仅直接减少了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习惯。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用户中,有78%表示未来会优先选择环保商品,这一比例较活动前提升了23个百分点。
平台负责人透露,未来计划将“绿色消费月”打造成年度品牌活动,并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引入更多中小环保企业。同时,平台正在开发碳积分系统,消费者购买环保商品可积累积分,用于兑换公益林种植名额等环保奖励。
随着活动持续推进,多地商场、超市也纷纷加入绿色消费推广行列。上海某购物中心在活动期间设置了环保主题展区,通过互动游戏向消费者普及低碳生活知识。商场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商场的环保形象认知,活动期间客流量同比增长了15%。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近年来我国环保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超过12万家。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平台推动的绿色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转型。
目前,“绿色消费月”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平台表示将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活动形式,未来或引入区块链技术追踪商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为消费者提供更透明的环保消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