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再度成为科技界的焦点。与往届不同,今年的大会上,阿里云将舞台中央让给了与其合作的生态伙伴,展现出云产业在AI时代的新趋势。
在云市场的“超级市集”展区,各类基于AI技术的具体应用成为主角。数字人、智能客服、智能设计工具等创新产品,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这些应用并非出自阿里云自身,而是由其生态伙伴开发,体现了云产业从技术输出向价值共创的转变。
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形式调整,而是云产业竞争逻辑的升级。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普及,云厂商之间的竞争焦点已从技术参数转向实际应用。如何将AI能力转化为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张亮指出,AI时代的云服务需要具备可集成、产业化和标准化三大特征。这意味着,云服务不仅要提供基础设施,更要推动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生态伙伴在AI落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了解行业需求,能够将通用技术与具体业务场景相结合。阿里云通过建立伙伴共赢机制和成长路径,与生态伙伴共同服务客户,共创市场。
在产品生态方面,阿里云正在从被动的“撮合者”转变为主动的“连接者”。通过精密的机制,将行业智慧与业务场景高效对接。这种转变体现在与生态伙伴的深度合作中,从产品共创到商业化支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以蓝凌为例,其与阿里云合作开发的“蓝博士”系统,不仅提供智能问答,还能跨系统搜索和提取经验。另一个案例是简道云,通过零代码平台帮助塑料纱管制造企业实现了数据采集和知识库构建的自动化,提升了管理效率。
云市场的流量优势也为生态伙伴带来了更多商机。大量中小企业通过云市场采购SaaS产品,形成了正向循环:技术集成度越高,客户越多;客户越多,吸引的伙伴也越多;伙伴越多,优质产品也越多。
在Nexus产品生态峰会上,阿里云将聚光灯对准了生态伙伴和他们的客户。数数科技、万相营造等企业分享了与阿里云合作的成功经验,展示了AI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效果。
这种做法体现了阿里云的“生态自信”。通过严格筛选,阿里云发布了“云市场十大生态品”,为企业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最优技术路径,降低了试错成本。
阿里云的开放性体现在生态伙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伙伴可以基于阿里云的基础设施发展,利用通义大模型进行产品升级,并通过云市场实现变现。这种机制保证了生态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云市场作为一站式服务平台,简化了客户获取技术和服务的流程。通过选、买、用的全链路服务,帮助客户加速业务成长。
云栖大会展示了阿里云产品生态的成果,更揭示了云产业迎接AI应用落地时代的新模式。生态能力已成为云厂商的核心资产和竞争壁垒。
AI时代的竞争已从“技术红利”转向“应用红利”。云厂商的比拼不再是谁的基础设施更强,而是谁能将AI技术更快、更准、更深地融入各行各业。阿里云产品生态从幕后走向台前,正是这一新趋势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