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五年蜕变:雷军演讲背后,小米汽车如何重塑技术、服务与未来?

   时间:2025-09-26 14:36: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内,雷军第六次登上年度演讲台。这一次,他选择的关键词是“改变”——这个主题背后,是小米五年间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企业转型的深层逻辑。

五年前,当小米跨过2000亿营收门槛时,企业面临关键抉择:是固守互联网标签,还是投身技术深水区?最终,小米选择后者,而汽车业务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战场。首款SUV车型YU7的用户画像印证了这一决策:69%为家庭用户,85%来自有孩家庭。雷军在演讲中指出:“即便购买SUV,多数场景仍是单人驾驶,这促使我们重新定义产品需求。”

在技术突破层面,小米展现了颠覆性思维。YU7原计划推出620公里续航标准版,却在上市前夕替换为835公里长续航Pro版,且保持定价不变。这一决策背后是供应链团队的极限挑战,雷军笑称:“采购部门负责人当时几乎崩溃。”但正是这种“体验平权”理念,让高端技术突破价格壁垒。

服务领域的变革更具突破性。小米推出的定制服务每月仅限40台,起订价10万元,却提供媲美顶级豪车的工艺:紫水晶车漆采用双层清漆与50小时精抛工艺,定制轮毂需11小时数控加工与40小时总成装配。在北京汽车工厂店,400平方米的定制服务中心让用户可直接与工匠对话,甚至参与皮具制作。这种“可见可触”的模式,重构了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

底层技术的系统重构才是变革根基。2025年,小米自研的3nm芯片玄戒O1量产,使其成为全球第四家掌握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企业。在汽车领域,SU7系列登顶20万以上轿车销量榜首,YU7更创下18小时锁单24万台的纪录。更关键的是,“人车家全生态”技术闭环初步成型,实现手机、汽车、家电的数据互通与体验无缝衔接。

组织文化的蜕变支撑着这场变革。研发团队从1万人扩张至2万人,研发投入激增至300亿元。首席测试车手阿灿的故事颇具代表性:这位从小在修车厂长大的工程师,业余时间夺得多个赛车冠军,得知小米造车后举家迁入北京。雷军评价:“正是这些痴迷者,为产品注入了灵魂。”

当前,YU7已在纽北赛道展开极限测试,目标打造“最好开的SUV”。定制服务计划三年内推出100款车漆,联合巴斯夫、PPG等供应商拓展选项。这些举措延续着“科技平权”理念——让高端技术突破阶层壁垒。

这场变革彻底改写了行业认知:中国汽车不再局限于低端跟随,产品定义突破盲目跟风,服务价值超越效率至上。正如雷军所言:“改变有时需要跨越万水千山,有时只差捅破那层窗户纸。”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