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再谈“改变”:小米17突破传统,自研芯片未来可期

   时间:2025-09-27 12:21:5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9月25日晚,雷军第六次站在年度演讲的舞台上。尽管此次演讲以“改变”为主题,但这位小米掌门人的讲述风格依旧延续过往。在长达一小时的演讲中,他详细讲述了小米在造芯与造车领域的探索历程。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台下听众逐渐显露出审美疲劳的迹象,最初的共鸣逐渐被稀释。

抛开演讲本身,小米近年来的“改变”并非停留在口号层面。从手机业务这一基本盘来看,小米正经历着创业以来最深刻的自我革新。这种转变在当天发布的旗舰系列小米17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小米17发布前,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称“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这并非他首次提出类似目标,早在2021年,小米就已明确将苹果作为追赶对象。经过四年的发展,小米旗舰系列的市场表现给出了答案:通过小米13、14、15三代机型,小米成功塑造了“小屏旗舰”的产品定位,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更难得的是,连续三代旗舰机型均未出现重大失误。今年二季度,小米在国内4000-5000元价位段的市场份额达到24.7%,跃居首位,而2021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11.4%。

但旗舰系列的成功并未带动整体手机业务ASP(平均售价)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小米手机的ASP甚至出现小幅下滑。这或许与“小屏旗舰”战略的潜力接近天花板有关——在换机周期延长的背景下,原有用户群体已接近饱和,亟需通过战略调整吸引新用户。

小米17系列的转变在Pro机型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首次引入“背屏”设计。对于核心用户群体“米粉”而言,这一功能可能缺乏吸引力,甚至有人认为后置显示模组占用了电池空间——基础版小米17的电池容量因此达到7000mAh。从功能性角度看,背屏支持的接打电话、音乐控制、航班信息展示等功能实用性有限,确实容易被归类为“鸡肋”配置。

但背屏设计另有深意:作为后置摄像头的取景窗,以及支持个性化壁纸展示,这两项功能对年轻时尚人群和女性用户可能具备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小米17并非“玩票”性质的产品。与2017年魅族Pro 7搭载的背屏不同,当时用户需手动点击唤醒才能操作,违背了交互逻辑;而如今产业链已发展出“息屏常亮”技术,背屏可成为个性化表达的新方式,例如通过生成式AI将宠物或人物照片转化为动态壁纸。

在创新的同时,小米17系列仍保持了数字系列“水桶机”的特性。以Pro机型为例,尽管搭载背屏,但影像模组仍保留了体积较大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电池容量较上代机型小米15 Pro甚至有所提升。

在芯片领域,小米17系列全系采用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未搭载自研玄戒O1芯片。这一选择并不意外:一方面,玄戒O2的性能参数仅对标上代SoC平台,若在小米17上使用可能面临“发布即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台积电3nm工艺制程产能紧张,暂时难以分配更多资源给小米。

但小米的自研芯片计划并未停滞。雷军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小米造芯是长期战略,并透露“自研手机SoC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投入五百亿”。这一决心或许源于芯片团队的超预期表现:第三方测试显示,玄戒O1的“性能核”能效在SPEC 2017套件上已接近骁龙8Gen 5,“能效核”表现甚至更优,尽管CPU主频和GPU性能仍与主流平台存在差距。

玄戒O1的完成度改变了业界对小米研发能力的认知。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此次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首发权”被小米收入囊中,这种在芯片发布当天即召开新机发布会的操作,此前难以想象。随着“双芯”战略的推进,旗舰SoC领域“赢家通吃”的格局或许将被打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