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Meta押注数十亿美元研发机器人软件,欲成行业“安卓”式开放平台

   时间:2025-09-28 22:18:50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meta公司被曝出正计划以软件为核心,打造机器人领域的“安卓模式”。据The Verge报道,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公司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入规模堪比此前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布局,计划斥资数十亿美元用于相关技术研发。这一战略由CEO马克·扎克伯格亲自推动,内部项目代号为“metabot”。

博斯沃思表示,meta今年早些时候在扎克伯格的指导下组建了专门的机器人研究团队。尽管此前已有相关报道,但此次他首次详细阐述了公司的机器人战略方向——聚焦软件平台开发,而非硬件制造。“硬件并非机器人技术的核心瓶颈,”他指出,“真正的挑战在于软件,尤其是如何让机器人实现灵巧精细的操作。”例如,虽然许多机器人能够完成站立、奔跑或翻跟头等动作,但拿起一个水杯这样的简单任务对它们来说却异常困难。

根据博斯沃思的设想,meta将开发一个开放的软件平台,并授权给其他机器人制造商使用,类似于谷歌将安卓系统授权给手机厂商的模式。“我们并不在意是否成为硬件制造商,”他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这个平台成为行业通用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人工智能实验室”正与机器人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该模型旨在提升机器人对环境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例如通过软件模拟实现更灵巧的手臂动作,未来甚至可能扩展到更复杂的任务。该项目由前Cruise CEO马克·惠顿领衔,MIT教授金相培等多位顶尖专家也已加入团队。

事实上,谷歌比meta更早一步布局机器人软件领域。近年来,谷歌逐渐放弃自研机器人本体的策略,转而通过提供强大的AI模型,吸引不同的机器人制造商采购其技术,试图复制安卓系统在手机行业的成功模式。

业内普遍认为,软件是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与“灵魂”,而硬件仅决定了其“身体能力”的极限。目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共识是:硬件技术已相对成熟,但软件的滞后严重限制了机器人的通用性、实用性和商业化进程。这也是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以及众多创业公司集中资源攻克软件技术(如AI大模型、强化学习、世界模型等)的关键原因。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机器人行业早期以主题行情为主,随着产业在软件和硬件端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并形成成熟的硬件方案,行业开始在简单工业场景和特种应用场景落地,赛道逐渐开启趋势行情。市场对机器人的关注点也从最初的“运控能力”转向更综合的技术实力。该机构认为,机器人行业的竞争终局可能是科技大厂与制造业巨头的博弈——科技大厂或率先突破通用版具身智能大模型,而车厂和大型制造企业则可能率先实现B端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少数走差异化路线的创业公司也将占据一席之地。

国泰海通证券则强调,具身智能的核心特点是具备理解物理世界并与之交互的能力。与传统机器人控制相比,具身智能实现了从“根据指令执行任务”到“自主决策与世界交互”的转变。因此,大模型与数据成为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环节。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