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与电商深度融合:OpenAI新动作下,电商平台如何应对新挑战?

   时间:2025-09-30 16:48:5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OpenAI近期在ChatGPT中上线了即时结账功能,这一创新由Stripe开发的“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智能代理协议提供技术支撑。目前,美国地区的GPT用户已可通过聊天界面直接向Etsy平台卖家购买商品,初期支持单件商品即时交易,后续将推出多件商品购物车功能,并逐步覆盖更多商家与地区。

据Stripe方面透露,该功能将快速扩展至超过百万家Shopify商户。当用户在ChatGPT对话中提出购买需求时,系统会嵌入由Stripe驱动的结账页面,消费者完成支付后,订单信息将通过ACP协议直接传输至商家后台系统,实现交易流程的无缝衔接。

OpenAI应用业务负责人菲吉·西莫(Fidji Simo)指出,传统电商模式以人类消费者为中心,商家控制界面与支付环节,用户需主动浏览商品并完成购买。而在AI驱动的商业模式中,智能代理将代表买家执行操作,自动整合用户身份、支付信息与购买意图,推动交易流程的自动化。

这一变革意味着电商消费行为可完全在ChatGPT生态内完成,AI应用将通过个性化推荐深度参与用户决策过程,覆盖从需求发现到交易完成的整个链条。然而,随着AI技术渗透电商领域,一个关键问题浮现:AI应用是否会成为传统电商平台的竞争对手?

近年来,AI电商成为行业焦点,淘宝、京东等平台纷纷加速布局,在搜索、客服等场景嵌入AI功能。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多次强调“AI电商时代”的到来,认为AI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但AI的崛起也迫使电商模式面临重构,从流量入口选择到广告商业化机制均可能被颠覆。

OpenAI此次推出的功能凸显了AI电商导购“去广告化”的趋势。公司强调商品推荐仅基于用户查询的相关性与上下文,拒绝付费排名机制。目前,主流电商平台的AI搜索工具对广告接入均持谨慎态度。什么值得买产研中心负责人杨宁表示,用户对过度商业化的担忧是行业痛点,其推出的AI购物管家“张大妈”短期内不会引入广告或营销干预,而是聚焦用户体验优化,未来商业化将侧重用户付费模式。

国内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布局AI时代的超级入口。今年3月,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夸克推出AI搜索框,试图以单一入口满足用户多元需求。阿里巴巴将AI ToC作为统一战略,由智能信息事业群CEO吴嘉统筹推进。京东、拼多多等企业同样在大模型与AI产品领域加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AI入口竞争格局尚未定型,电商平台仍有时间构建壁垒。尽管AI应用难以完全替代电商的供应链与运营能力,但若流量入口被ChatGPT等工具掌控,电商平台可能需支付高额“中介费”,陷入为AI打工的困境。

面对AI应用的冲击,电商平台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AI时代入口,或在AI生态中提前占据有利位置,已成为关乎生存的关键战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