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脑机接口技术(BCI/BMI)正成为“十五五”期间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赛道之一。这项技术通过直接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构建了无需外周神经和肌肉参与的新型通信与控制通道,正在医疗、消费和工业领域催生颠覆性变革。
技术突破方面,脑机接口已形成三大技术路径:侵入式技术凭借植入电极直接获取神经信号,在精准度上占据优势;半侵入式方案通过颅骨外植入平衡信号质量与安全性;非侵入式设备则凭借无创特性加速商业化进程。技术流程涵盖神经信号采集、模数转换、特征提取、机器学习解码及反馈控制五大环节,形成从信号捕获到设备操控的完整闭环。
我国在该领域具备显著竞争优势。技术层面,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基础方面,已构建覆盖核心部件、信号处理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康复需求与工业智能化升级形成双重驱动,为技术落地提供广阔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26.2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9.4亿美元,2034年有望攀升至124亿美元。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形成医疗健康、生活消费、工业生产三大核心领域。在医疗场景中,脑机接口已用于癫痫监测、抑郁症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消费领域,智能假肢、注意力训练设备等产品加速普及;工业场景则通过脑控机械臂、危险环境操作等应用提升生产效率。产业链上游聚焦材料、芯片与电极研发,中游专注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开发,下游则着力推动技术商业化落地。
报告特别指出,我国脑机接口产业正经历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技术突破与产业创新形成良性互动,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关键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为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