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办个eSIM怎么这么难”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多名网友反映,在办理eSIM业务后,不仅无法正常使用通话功能,还收到来自通信运营商的“高风险卡号提醒”,要求用户携带身份证件前往线下营业厅或通过线上渠道完成二次实名认证。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处获悉,此类风险提示与eSIM业务本身并无直接关联。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系统触发风险通知的原因通常涉及用户行为异常,例如号码长期闲置后突然激活、短时间内高频拨打陌生号码,或频繁更换绑定设备等。当监测到此类可疑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向用户发送安全提醒。
中国电信方面进一步解释称,eSIM作为一项基础通信服务,其业务规则与普通SIM卡一致,并未设置额外的监控机制。用户收到异常状态提示,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分析。例如,若同一身份证下登记多个号码,或曾因欠费、违规使用等原因被强制销户,后续新办号码时可能触发系统风控机制。
据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近年来针对电信诈骗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系统对异常行为的识别标准更为严格。除上述情况外,用户若在短时间内多次变更绑定设备,或通话记录与历史使用习惯差异较大,也可能被判定为潜在风险。运营商建议用户收到提醒后,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完成身份核验,以恢复号码正常使用。
目前,部分受影响用户已通过二次实名认证解除限制。业内人士提醒,办理eSIM业务时需确保个人信息真实有效,并避免短期内进行高频操作,以减少触发风控系统的概率。若对风险提示存疑,可直接联系运营商客服核实具体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