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MiniMax:以长期主义与独特路径,在AI终局之战中探索破局之道

   时间:2025-10-31 02:49:2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因用户访问量远超预期,导致下午时段线上服务成功率短暂下降至90%,我们对此深表歉意。”深夜时分,MiniMax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致歉声明。此次服务波动源于其最新发布的M2文本模型引发全球开发者关注,海量用户涌入测试导致服务器承压。

这款开源模型在发布后迅速登顶全球权威测评榜单Artificial Analysis(AA)开源领域榜首,并在LMArena Web Dev开发者榜单中位列第四,超越Claude 4.5等知名模型。其定价策略更具颠覆性——单位成本不足同类产品的8%,且面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直至服务器容量达到极限。创始人闫俊杰此前公开承诺的“服务器不爆不收费”引发行业热议,这种将技术普惠作为核心战略的决策,在商业化竞争激烈的大模型领域显得尤为独特。

追溯至2022年,当通用大模型尚未进入主流投资视野时,闫俊杰已在上海创立MiniMax。云启资本凭借对AGI(通用人工智能)方向的敏锐判断,成为其天使轮投资方。尽管当时多数投资者难以理解其技术路线,但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认为这是对AI长期价值的战略押注。同年,游戏行业黑马米哈游凭借年营收273亿元的业绩,联合多家VC/PE机构完成对MiniMax的新一轮融资,为这家初创企业注入关键发展动力。

2023年ChatGPT引发的全球AI浪潮中,国内涌现出超80个大模型项目,形成覆盖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50多个领域的竞争格局。在行业普遍追求“短平快”的密集型架构时,MiniMax却将算力资源投入当时被视为高风险的MoE(混合专家)架构研发。这种看似“逆潮流”的选择,实则源于团队对行业技术瓶颈的深刻认知。通过构建B端企业服务与C端消费级产品的双轮驱动模式,公司在低调中完成技术积累,最终在2024年率先实现MoE架构的商业化部署。

2024年8月的MiniMax开放日活动上,公司首次披露日均处理30亿次用户交互的数据,成为国内token调用量最大的AI企业。现场展示的AI视频生成作品《魔法硬币》引发轰动,其多模态技术实力开始获得市场认可。当行业焦点集中在文本模型时,MiniMax已在视频、语音等领域完成技术布局,形成从基础模型到智能体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2025年6月的技术发布周成为重要转折点。公司系统展示了文本模型M1在长文本处理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推出视频、语音模型的新版本,并首次亮相通用智能体与海螺视频智能体。这些创新使MiniMax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全模态技术能力的企业,其构建的“模型-应用-智能体”生态战略开始显现商业价值。相较于依赖单一产品或持续融资的同行,MiniMax已形成多元化的营收结构,在商业化闭环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M2模型的爆发式增长验证了技术普惠战略的成功。上线三天内,该模型在OpenRouter全球调用量排名第五,国内模型中位居榜首,同时在HuggingFace热门榜单登顶。访问量激增导致服务器短暂过载,服务成功率一度降至90%,经紧急扩容后恢复稳定。这场由技术开放引发的行业震动,正促使资本市场重新评估AI企业的价值标准——从单纯追求技术参数转向关注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长期发展潜力。

在AI技术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国产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模型“幻觉”问题、技术路线对齐难题,以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都考验着中国AI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战略定力。MiniMax的实践表明,选择正确技术路径并保持战略耐心,或许能在全球AI竞赛中开辟出独特的发展道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