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电商领域近期迎来一场重大调整——运营十年的转转集团宣布全面关停其C2C业务。根据官方公告,该平台将于9月24日关闭个人商品发布入口,9月29日停止交易服务,至10月31日彻底终止客服与售后支持。这项曾作为企业立身之本的业务,如今在整体交易额中的占比已不足3%,其退出标志着二手交易市场格局的进一步固化。
创始人黄炜在致用户信中坦言,此次调整是"艰难但必须的选择"。他指出C2C模式长期存在网络诈骗与灰色交易隐患,平台始终难以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这种表述背后,实则暴露出转转在流量争夺与信任体系建设上的双重困境。面对坐拥2.09亿月活用户的闲鱼,以及通过C2B2C模式实现稳定盈利的爱回收,转转的生存空间正被持续压缩。
将战略重心转向"官方验"服务的C2B2C模式后,转转很快陷入新的信任危机。2023年11月,数码博主"猴大腕"的实测视频引发轩然大波:同一部手机在转转门店购入与回收时,竟出现两份截然相反的质检报告。购机时标注"屏幕无划痕"的设备,回收时却被检测出"细微划痕";声称"无拆修"的机器,转手即被判定"拆修过"。这种被外界称为"阴阳报告"的现象,直接动摇了平台作为第三方鉴定者的公信力。
面对舆论压力,转转承认在摄像头检测环节存在"操作失误",并将屏幕划痕判定差异归因于"店员主观判断"。尽管推出"7天无理由退货"作为补救措施,但这种解释反而暴露出质检标准缺失的核心问题。消费者选择官方验服务,本为规避C2C交易中的不确定性,而平台将质检差异归咎于人工主观判断,无异于将C2C模式的固有缺陷复制到了新业务中。
在黑猫投诉平台,围绕"官方验"服务的争议持续发酵。有用户反映,2025年9月购买的iPhone出现故障后,因手机卡顿无法联系客服,自行维修花费190元后申请报销被拒。平台以"未提前报备"为由拒绝担责,全然忽视消费者当时的客观困境。这种重流程轻体验的服务逻辑,暴露出转转在重资产模式下后端支持体系的严重缺陷。
流量获取成本的高企,进一步加剧了转转的生存压力。作为独立平台,其用户获取完全依赖市场营销投入,与背靠阿里生态、坐享淘宝导流的闲鱼形成鲜明对比。QuestMobile数据显示,闲鱼月活用户规模已达2.09亿,而转转在C2C市场的投入产出比持续走低。维持占比不足3%的C2C业务,意味着持续消耗营销预算争夺价格敏感型用户,这种财务模型显然难以为继。
转向C2B2C赛道后,转转又面临爱回收的全方位压制。截至2024年底,爱回收已在全国283座城市开设1861家门店,构建起更密集的线下网络。其2024财年营收达163.3亿元,同比增长25.9%,更实现GAAP层面全年经营利润2897万元。作为苹果中国官方回收服务商,爱回收仅2023年第四季度就从该合作中获得3亿元收入,这种与头部品牌的深度绑定,为其构建起难以逾越的信任壁垒。
转转虽在全国300余城布局超千家门店,组建2500人质检团队,但高昂的固定成本与运营开支使其盈利前景黯淡。在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及品牌合作等关键维度,转转均落后于已实现规模化盈利的爱回收。这种"重"模式下的效率失衡,导致其既无法复制闲鱼的流量优势,也难以追赶爱回收的盈利水平,战略定位陷入尴尬境地。
此次关停C2C业务,本质上是转转在双线受压下的被动收缩。当流量争夺战难有胜算,重资产模式又遭遇效率瓶颈,集中资源攻坚C2B2C成为唯一选择。然而,面对已建立坚固防线的行业领先者,转转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运营效率问题,更是如何重建消费者信任这一根本命题。在二手电商这个赢家通吃的赛道,这场生存之战的结局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