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蓝心战略“全链”升级:vivo 2025 VDC解锁个人化智能新路径

   时间:2025-10-11 16:28: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用户对智能设备的期待已从基础功能转向更具情感温度的个性化服务。vivo通过深化AI与操作系统融合、构建个人化智能体系,在大模型研发、技术架构创新和开放平台建设三大领域交出了一份新答卷。2025年vivo开发者大会(VDC)以“同心•同行”为主题在深圳举办,展示了其在AI技术场景化应用中的最新突破。

vivo副总裁周围在主论坛演讲中指出,AI技术发展已进入场景价值创造阶段。区别于行业普遍的“参数竞赛”,vivo将用户真实感受作为技术演进的核心标尺。通过分析通勤导航、智能修图、语音助手等高频场景中的用户痛点,vivo发现标准化服务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例如用户希望导航避开早高峰高架、修图保留胶片质感、语音指令能模糊识别复杂任务等。这种洞察推动vivo将AI定位为操作系统的“智慧神经”,而非独立工具。

市场数据印证了vivo的战略选择。2025年第一季度,vivo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290万台,市场份额提升至8%,海外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中国市场,第二季度以18%份额与华为并列第一,第三季度前八周更以19%份额登顶。庞大的用户基数使vivo能精准捕捉需求缺口,例如发现用户对闹钟铃声、会议静音、音乐推荐等细节场景的个性化期待。

技术突破方面,vivo发布的蓝心大模型矩阵构建了全栈能力体系。其中3B端侧大模型“OneModel”集成语言理解、多模态交互、逻辑推理等五大核心能力,在OpenCompass榜单中以轻量级架构超越主流8B模型,在SuperCLUE评测中获10B以内总榜第一。该模型通过2.8bit量化技术实现每秒超200token的出词速度,内存占用控制在2GB,日常耗电仅750mA,彻底打破端侧模型性能弱的刻板印象。

语言大模型重构了意图中控系统,能将“生成季度总结并同步团队群”等复杂任务拆解为多步骤执行,结合长期记忆实现个性化交互。语音大模型2.0支持全双工交互和超拟人音色,新增近麦免唤醒功能,同声传译拾音距离扩展至3米。图像大模型则通过“魔法构图”“AI路人消除”等功能,使手机端创作效率提升46%,资源占用下降4倍。最受关注的是行业首个端侧模型训练引擎,用户上传少量修图样本后,模型可自动学习审美偏好并完成批量处理。

架构层面,vivo推出的“蓝心个人智能框架”从实时感知、个人记忆、自主规划、可控执行四大维度构建技术底座。实时感知系统融合物理世界状态和数字任务,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理解用户意图。例如检测到用户在地铁阅读长文档时,自动生成摘要;拍摄会议白板时,主动询问是否识别文字。个人记忆体系对感知信息进行重要性筛选,全程本地加密存储用户的外卖偏好、照片分类习惯等细节,通过记忆检索增强技术实现精准调用。

自主规划能力将模糊指令转化为结构化任务。面对“准备下周出差资料”的指令,系统可拆解为查询天气、整理文档、预订交通等子任务,并调度超1000个原子化技能生成最优方案。可控执行体系则确保规划落地,例如用户说出“整理资料”后,系统自动调用文档编辑、日程管理等技能完成全流程操作。随着强化学习框架引入,AI将逐步掌握用户偏爱靠窗机票、距会场1公里内酒店等个性化细节。

生态建设方面,蓝心智能开放平台已吸引超50家生态伙伴,接入100多类意图和200多项服务。通过升级意图框架兼容MCP协议、推出智能体协议A2A、开放端侧模型能力等举措,开发者可低成本实现服务精准对接。例如导航APP调用通勤习惯记忆推荐路线,健康应用根据体质推荐运动方案。vivo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合作,围绕模型压缩、强化学习等方向开展产学研研究,并通过承办AIGC创新赛挖掘青年开发者创意。

vivo创始人沈炜在公司30周年大会上强调,用户导向需突破“自我茧房”,真正做到“我们就是用户”。这种理念贯穿于蓝心智能战略始终——当AI能记住用户偏爱的闹钟铃声、会议中自动静音、根据心情推荐音乐时,技术便超越了工具属性,成为有温度的智能伙伴。随着端侧AI和个人化智能持续演进,vivo正以全链条创新能力,重新定义人与数字生活的互动方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