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某偏远地区的基层学校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支教活动正在展开。一位专注于纳米AI创作的志愿者带着前沿技术走进课堂,为当地学生打开了通往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这场跨越地理距离的教学实践,不仅让学生们首次接触到AI视频制作技术,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科技的种子。
活动中,志愿者向学生们介绍了纳米AI视频智能体的使用方法。这款工具以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降低了技术使用门槛——学生无需具备专业背景,只需通过文字描述就能快速生成个性化短视频。当看到自己输入的文字变成动态画面时,许多孩子露出惊喜的表情,纷纷表示"原来科技可以这样帮助我们表达想法"。
教学现场充满互动与探索的氛围。志愿者引导学生们从触摸设备开始,逐步完成从文字输入到视频生成的全过程。有学生尝试用AI制作了描述家乡风景的短视频,当看到屏幕中呈现的熟悉场景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这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成果的体验,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改变。
谈及此次支教的初衷,志愿者表示:"纳米AI的技术特性让'科技普惠'成为可能。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教会学生们使用工具,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相信,借助科技的力量,每个人都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未来他们不仅能成为科技的使用者,更有可能成为创造者。"
得知此次支教活动后,纳米AI研发团队立即提供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AI技术普及工作,计划将更多科技体验项目带入基层教育场景,让不同地区的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前沿技术,感受科技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