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智能手机厂商还在竞相模仿iPhone的设计与功能时,荣耀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将AI技术深度融入手机生态。在近日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Magic8系列手机,以“自进化AI原生手机”为定位,试图重新定义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标准。
荣耀CEO李健在发布会上直言:“当竞争对手忙着对标iPhone时,我们正在打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自进化AI手机。它拥有自进化硬件、自进化系统和自进化生态,不是iPhone的替代品,而是AiPhone的开创者。”这一宣言背后,是荣耀对AI技术长达九年的持续投入。早在2016年,初代荣耀Magic手机就搭载了Magic Live智慧引擎,成为行业首个具备智能推荐能力的移动设备。
Magic8系列的核心突破在于将AI技术从碎片化功能升级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内置的MagicGUI和MagicVLM模型,手机能够理解屏幕图像与语音指令的关联性,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交互体验。例如,在购物场景中,用户只需对YOYO助手说“帮我找到最优惠的购买方案”,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商品、比对价格、领取优惠券,最终完成下单。发布会现场演示显示,这一功能帮助用户节省了近600元购物成本。
硬件层面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Magic8系列在机身右侧增设物理“AI键”,短按可快速唤醒YOYO助手,长按则进入视频通话模式。这种设计打破了行业惯例——当前多数旗舰手机的侧边按键仍用于拍照功能。荣耀产品经理表示:“我们将AI操作优先级提升至系统级,用户无需记忆复杂指令,按下按键即可获得确定性服务。”
在被动服务层面,Magic8系列通过AI技术优化了影像、抢票等高频场景。全新的AiMAGE影像系统支持AI夜神引擎、光学矫正和超清长焦功能,用户无需手动开启AI模式即可自动获得最佳拍摄效果。而在抢票场景中,系统通过原子级场景感知技术,智能调度CPU、触控和网络资源,使端侧操作速度提升21%。测试数据显示,在大麦App抢票时,Magic8系列的成功率较传统手机提高37%。
荣耀的野心不止于手机。发布会上亮相的ROBOT PHONE概念机,顶部配备可折叠三轴机械云台摄影机,支持主动拍摄和AI交互。这款产品计划于2026年3月在巴塞罗那发布,预计将提供衣物挑选、儿童看护、活体检测等创新服务。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形态突破表明荣耀正在探索后智能手机时代的终端形态。
市场数据为荣耀的战略转型提供了注解。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荣耀手机市场份额跌出前五,但AI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15%。这种“技术先行,市场跟进”的策略,与苹果2007年推出初代iPhone时的路径异曲同工——当时乔布斯引用计算机先驱艾伦·凯的名言:“真正重视软件的人应该制造自己的硬件。”如今,荣耀正通过深度整合软硬件,试图复制这一成功模式。
在组织架构层面,荣耀已为AI战略调整完毕。2025年5月,公司开放38个关键管理岗位竞聘,90后管理者占比达24%,同时成立新产业孵化部、AI软件业务部等一级部门。技术投入方面,荣耀承诺未来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开放AI生态,目前已接入超4000个生态智能体,可实现3000个场景的自动执行。
行业观察者认为,荣耀的突破在于解决了AI手机的两大痛点:功能碎片化与操作复杂化。传统AI手机虽然堆砌了大量功能,但用户需要主动学习使用方式;而Magic8系列通过系统级整合,使AI服务变得“无感化”。这种转变类似于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跨越——用户不再关注技术本身,而是专注于服务体验。
随着OpenAI等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I硬件,移动终端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荣耀的选择表明,在参数竞赛之外,通过深度技术整合创造差异化体验,或许才是破局的关键。正如李健所言:“AI手机的竞争不是模型参数的比拼,而是谁能真正让技术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