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近日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正式揭幕。这一由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联合发起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旨在构建融合科研实践与跨学科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16至18岁对计算机及人工智能感兴趣的青少年提供创新成长平台。
据介绍,该中心计划每年通过面试选拔约30名预备研究员,以科技发展史为脉络整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知识,在自主探索环境中培育兼具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首批14名学员已携家长共同参与揭幕仪式,现场展示的敦煌古风AI游戏、火箭动力装置等作品,彰显出年轻创作者突破常规的思维活力。
中心成立背后是两位发起人长达十年的教育理念碰撞。2016年,张一鸣在观察字节跳动算法团队时发现,多名顶尖工程师均毕业于上海交大ACM班。带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好奇,他专程拜访俞勇教授及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由此开启对教育创新的深度思考。此后张一鸣持续资助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升项目,而深耕ACM班二十余年的俞勇也在2024年秋提出"重新定义ACM班"的构想,双方最终促成这一教育实验平台的落地。
在揭幕仪式上,俞勇教授以"从世界冠军到教育创新者"为线索,分享了其执教生涯的三重跨越。他特别寄语首批学员:"治学需保持好奇、追溯本质、突破边界、勇于创造;修身当明辨事理、勇担责任、保持自洽、永怀热爱。"这位将知春创新中心视为教育生涯"终极作品"的学者强调,科技发展应始终服务于人文关怀。
张一鸣通过"机器学习过拟合"现象阐述教育理念:真正需要培养的是既能扎实掌握技能,又具备突破性思维的人才。他强调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在不确定中探索成长路径。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在《创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主题演讲中指出,AI时代的知识获取方式发生剧变,知春学员正在探索的正是前人未至的领域。
目前,该中心已开展多期"知春未来科技营",通过跨学科项目帮助中学生拓展知识边界。未来将持续为预备研究员提供长期研究支持,培养其形成融合多领域知识的创新型思维。徐汇区区长王华及多位高校学者、中学教育者出席揭幕活动,共同见证这一教育创新实践的启动。
"因破界而生,为创造而兴,向无界而行"的机构理念,正激励着首批学员在这片创新热土上开启探索之旅。他们将以科技为舟、以好奇心为帆,驶向充满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