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0月21日上午,OpenAI通过直播发布了内置ChatGPT功能的浏览器ChatGPT Atlas,这一动作被视为对传统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的直接挑战。此前,OpenAI已在聊天机器人中嵌入搜索功能,此次则将对话能力深度整合至浏览器场景,形成"搜索+对话"的双向融合。
根据官方介绍,Atlas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真正的超级助手"。该浏览器允许ChatGPT实时理解用户当前操作,无需切换页面即可完成信息检索、任务执行等操作。例如用户筹备晚宴时,可直接将菜谱交给AI,系统会自动搜索食材、添加购物车并完成配送;工作中分析竞品时,AI能自主阅读历史文档、生成研究报告并汇总至团队简报。
技术层面,Atlas内置了ChatGPT的记忆功能,可自动调用用户历史对话记录和浏览上下文。当用户询问"上周浏览的招聘信息及行业趋势"时,系统能精准调取相关网页内容进行分析。OpenAI强调该功能完全基于用户授权,记忆开关、历史记录查看与删除功能均可在设置中自主操作。
产品团队在发布会上重点演示了"划线解释"功能。用户点击搜索结果链接时,浏览器会自动分屏显示网页与ChatGPT生成的摘要,确保信息获取与理解同步进行。项目负责人亚当·弗莱特别指出,记忆功能使AI能根据用户习惯持续优化服务,形成"越用越懂你"的智能体验。
目前,MacOS版本已全球上线,企业用户可申请Beta测试,Windows及移动端版本正在开发中。为吸引用户迁移,OpenAI推出限时福利:将Atlas设为默认浏览器的用户可获得7天ChatGPT使用额度提升。
这场浏览器革新引发行业震动。发布当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下跌1.8%。尽管Chrome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但其关键词搜索模式被OpenAI视为"被动响应"。相比之下,拥有8亿周活跃用户的ChatGPT试图通过浏览器构建"AI操作系统",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竞争对手已展开反击。Perplexity今年夏天推出的Comet浏览器可扫描多标签页、整理邮件甚至代客购物;谷歌则计划将Gemini AI深度嵌入Chrome,实现自动购物、预约等功能。测试用户Yogya Kalra的反馈揭示了产品差异:"以前要在幻灯片和ChatGPT间反复切换,现在AI能直接理解屏幕内容,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社交媒体上,用户评价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用户称赞其"无缝集成"的AI体验,也有人指出缺乏多用户配置文件等基础功能。但行业共识是,这场浏览器战争已进入新阶段——竞争焦点从速度扩展转向生态整合能力,AI代理的场景覆盖广度成为关键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