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层领域近日再掀热潮,由前百度搜索与小度业务负责人景鲲创立的Genspark公司,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专注于智能体(Agent)开发的初创企业,正在与红杉中国等机构洽谈超过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突破10亿美元,较半年前的A轮估值直接翻倍。若交易达成,将刷新中国AI应用层企业的融资纪录。
“搜索是过去二十年的终点,智能体才是未来二十年的起点。”景鲲在内部会议上的宣言,揭示了公司的战略转向。转型后仅五个月,Genspark便推出Super Agent智能体套件,定位为企业级AI生产力工具。该系统采用“多智能体混合架构”,可同时调用九种专业大模型、调度80余个内置工具,实现从电话预约、内容生成到流程自动化的全链条任务执行。这种“一句话指令,全流程执行”的能力,使其区别于传统聊天机器人。
财务数据印证了转型成效。内部资料显示,新产品上线五个月后,公司年化运行收入(ARR)突破5000万美元,并入选OpenAI“万亿Token俱乐部”,成为少数能稳定消耗超大规模算力的第三方客户。尽管网站访问量在2025年4月达到888万次峰值后有所回落,6月跌至769万次,8月回升至845万次,但资本对其信心未减——单月付费用户留存率维持在88%-92%,二季度净现金消耗不足100万美元,展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和资金效率。
资本的青睐在融资节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24年6月,公司完成6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蓝驰资本领投,投后估值2.6亿美元;八个月后,A轮融资达1亿美元,估值跃升至5.3亿美元;如今新一轮融资若完成,估值将直指10亿美元。潜在投资方包括LG科技风投、日本SBI投资等全球机构,融资曲线呈现指数级增长。
投资人押注Genspark的逻辑清晰:Agent时代的竞争已从模型参数转向实际效率,而景鲲团队兼具“搜索系统理解”与“企业服务商业化”的双重稀缺能力。联合创始人文桑(MIT博士、前YC创业者)的技术背景,与景鲲的产品化经验形成互补,使公司既能深耕模型技术,又懂如何让客户买单。
全球化布局同步加速。Genspark已在东京、新加坡设立办公室,将亚洲市场作为第二增长极。这一策略既规避了硅谷的激烈竞争,也契合AI产业重心东移的趋势。亚洲基金尤其看重其“高自主性智能体”能力——LG、SBI等机构正积极布局AI转型,需要能深度嵌入企业流程的解决方案。
从挑战Google的搜索新秀,到Agent革命的代表企业,Genspark的蜕变映射着AI行业的进化路径:从内容生成到任务执行,从模型竞赛到真实产出。当资本追逐的不再是技术概念,而是效率提升的故事时,这家由搜索引擎走出的创业公司,正用行动证明:AI的下半场,属于让机器真正“做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