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盛夏芬德拉》近期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焦点,这部每集仅2-3分钟、共82集的作品,凭借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电影级制作引发观众追捧。数据显示,该剧上线17天即斩获30亿播放量,被业内视为年度现象级作品。与传统短剧“土味”“狗血”的刻板印象不同,该剧通过演员精准的表演与高水准画面制作,为观众带来全新观感体验。
该剧脱胎于网络文学IP《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他却悔红了眼》。制作方马厩制片厂曾于去年将其改编为短剧《深情诱引》,今年进一步挖掘原著10万字番外剧情,打造出衍生续作《盛夏芬德拉》。导演张大马透露,创作灵感源于前作配角周晟安的爆红。该角色演员刘萧旭凭借细腻演绎收获大量粉丝,观众强烈呼吁为其开发独立故事线,编剧团队亦多次建议聚焦这一人气角色。
剧名“芬德拉”取自白玫瑰品种,象征专一永恒的爱情,精准点明作品情感主题。故事延续“先婚后爱”经典模式:活泼少女因家庭安排与商界精英缔结无感情基础的婚姻,经历“她逃他追”的极致拉扯后终成眷属。前30集着重刻画男女主角从相识到退婚的矛盾,后52集则聚焦男主挽回真心的过程。这种“慢节奏”叙事打破短剧行业惯例,编剧宇航刻意延长情感铺垫期,认为“只有充分展现相爱过程,后续追妻情节才能令人信服”。
制作层面,该剧11天的拍摄周期在业内已属“奢侈”,多数同类作品通常在一周内完成。导演张大马表示,这种“反效率”创作源于对都市情感题材的深度洞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随着免费短剧模式普及,20-40岁女性为主的熟龄观众开始涌入,她们更期待在作品中获得情感共鸣与审美享受,而非传统短剧的强冲突与快节奏。
选角策略成为该剧另一大亮点。男主角刘萧旭凭借与角色的高度契合性,在未阅剧本阶段即确定参演。女主角郭宇欣的选定则颇具巧思,导演通过观察其直播中自然流露的洒脱气质,最终打破传统试镜模式完成选角。张大马认为:“当演员本色与角色特质高度统一时,表演自然会打动观众。”
技术升级同样功不可没。剧组特别采用安琴电影镜头提升画面质感,通过柔美光影与精准构图强化情感表达。导演指出,竖屏构图需要精确计算演员走位,“厘米级”的位移调整都会影响整体画面风格。这种对视听语言的精细打磨,构建出更具沉浸感的情感空间。
尽管创下播放纪录,该剧仍面临部分争议。有观众认为前30集铺垫过长,男主角“霸总”形象缺乏商业能力刻画。但支持者强调,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张力与真实的CP互动,成功营造出强烈的代入感。导演张大马反思此前作品《燃冬》的失利,认为“多线程叙事”分散了观众注意力,进而确立“故事线与情感线不宜过度复杂”的创作原则。
在张大马看来,短剧创作需要平衡艺术表达与观众接受度。“观众审美迭代极快,任何不真诚的创作都会被市场抛弃。”他强调,创作者应保持对观众智商与审美的尊重,避免以“教育者”姿态俯视受众。这种创作理念在《盛夏芬德拉》中得到充分体现,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