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宠物生活方式的行业盛会在北京拉开帷幕。Upet有宠生活展与北京宠物时装周同期举办,吸引众多宠物消费品牌参展。记者在现场发现,洗护用品、宠物服饰、健康管理类产品占据主要展位,反映出宠物行业正从传统主粮领域向多元化细分赛道加速延伸。国内市场的快速扩容、本土品牌的崛起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正推动企业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宠物消费的"拟人化"趋势催生了多个新兴领域。据展会主办方北京万耀雄鹰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汪韧春介绍,过去宠物行业展会以综合性B端合作为主,而此次活动首次将生活方式类品牌集中展示,实现了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随着养宠观念升级,宠主的需求已从"吃饱"转向"养好",这为医疗、美容、时装等细分市场创造了增长空间。例如,功能性主粮根据宠物年龄、品种甚至个体健康需求定制营养方案,涵盖美毛、关节护理、延年益寿等细分功能。
异宠市场正成为新的增长极。汪韧春指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消费,叠加异宠的观赏性、收藏性甚至"盲盒"属性,推动该领域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异宠饲养人数已超1700万,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7亿次,抖音视频播放量接近70亿次。从爬行动物到小型哺乳动物,异宠市场的品类扩张和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万亿元级的市场规模持续吸引跨界企业入局。今年8月,肉制品龙头企业得利斯宣布与两家食品公司合作,进军冻干宠物食品领域。三只松鼠、伊利股份、贝因美等数十家上市公司也已布局宠物赛道。据《2025天猫宠物经济跨界观察》报告,淘宝天猫平台上有72个跨界品牌涉足宠物商品销售,覆盖服饰、家电、日化等11个行业。宠物健康和保险领域同样表现强劲,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其宠物健康业务成交额同比增长43%,用户复购率达30%;众安保险2025年上半年宠物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51.3%,服务宠物主超111万。
但跨界并非易事。汪韧春认为,宠物消费本质是情感驱动的"简化版母婴经济",宠主与宠物间的深厚情感纽带使其对新品牌保持谨慎。品牌力的构建需要长期的用户触达、教育和理念渗透,难以通过简单跨界实现"降维打击"。例如,国际巨头凭借数十年积累的宠物行为数据形成核心竞争力,而国内品牌虽通过与农业大学共建实验室等方式补足短板,但数据积累仍需时间。
在宠物食品领域,国产品牌正寻求"弯道超车"。当前市场第一梯队仍由海外品牌主导,但本土企业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产业链延伸、自有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战略投资,逐步构建长期竞争优势。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消费升级和本土品牌创新能力的提升,国产品牌有望在细分市场实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