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6G智简”引领通信变革 助力多领域智慧转型启新程

   时间:2025-11-04 09:06:3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深度融合的当下,海量智能终端产生的数据正以指数级增长,传统通信网络面临的带宽压力与效率瓶颈愈发凸显。以频谱堆叠和能量消耗换取传输能力的路径已接近物理极限,难以支撑未来智能社会对通信系统的需求。这一背景下,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提出“6G智简”新范式,为通信技术突破开辟了全新路径。

传统通信技术自1G至5G的发展,始终遵循“比特搬运”的单一逻辑——将信息符号从发送端完整复制到接收端。这种模式在处理结构化数据时尚能胜任,但面对非结构化的环境数据时,传输效率显著下降。例如,自动驾驶场景中车辆需实时处理道路、天气、行人等多元信息,若沿用符号级传输,将导致带宽资源浪费和时延增加。科研团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端到端语义通信系统,使通信过程从“符号搬运”升级为“意图理解”,实现了传输效率与资源利用率的双重跃升。

理论创新是技术突破的基石。团队摒弃了西方传统信息论的路径依赖,构建了语义信息论新体系,系统阐释了语义信息与经典信息在传输目标、资源消耗、效率评估等方面的本质差异。这一理论突破使中国6G研究摆脱了“在既有框架下修修补补”的被动局面,为全球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理论支撑。目前,该理论已通过国际首个6G智能通信融合外场试验网验证,实现了北京至西安1200公里的语音语义短波通信,并研制出专用语义通信芯片,相关技术已在中国移动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实践层面,“6G智简”技术正推动通信系统向主动智能演进。传统网络如同“哑管道”,仅负责数据传输;而语义通信系统则具备“思考”能力,可根据任务需求动态调配资源。例如,在远程医疗场景中,系统能自动识别手术指令的优先级,优先保障关键数据的传输质量;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可通过语义解析实现设备间的协同控制,降低30%以上的网络时延。这些突破使通信网络从被动支撑转向主动赋能,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

国际标准化是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目前,“6G智简”方案已获得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界的广泛认可,相关技术标准被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纳入6G国际标准体系。这意味着中国在6G时代将摆脱“技术跟随者”的角色,成为规则制定的核心参与者。团队负责人指出,语义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将推动全球通信设备向兼容性、互操作性方向发展,为构建统一的技术生态奠定基础。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验证,从芯片研发到标准制定,“6G智简”技术正经历从学术创新到产业落地的关键跨越。在智能交通领域,该技术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协同,降低交通事故率;在远程教育场景中,通过语义压缩技术可将高清教学视频的传输带宽降低60%,使偏远地区学生获得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正在重塑通信技术的价值边界。

面对6G时代“容量”与“效率”的双重挑战,中国科研团队以语义通信为突破口,构建了“理论-技术-标准-应用”的完整创新链。这项原创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通信的瓶颈问题,更为全球通信产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6G智简”有望成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核心枢纽,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