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北京老博会)现场,一场关于智慧养老的技术革新正悄然展开。北京芳华正茂科技有限公司以“智享银龄”为主题,携其自主研发的“FIM家庭信息模型+AI大脑”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亮相,成为展会焦点。该方案通过构建全屋感知网络,将30余种智能设备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实现科技与养老的深度融合。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让家成为主动服务的超级智能体。”芳华正茂CEO陈鲁遥在开幕式上介绍,系统通过睡眠伴侣、跌倒雷达、互动电视盒子等设备,实时采集环境、行为和体征数据,经AI大脑分析后,自动匹配服务方案并联动养老驿站、智能家居等终端。例如,当老人沐浴滑倒时,毫米波雷达与语音确认技术会立即启动三级预警;若夜间睡眠质量持续下降或呼吸异常,系统将预判风险并通知紧急联系人。
技术核心在于三层架构的无感化设计。首层是非接触式感知网络,30余种设备隐于家居环境:睡眠检测功能被集成在小夜灯中,语音呼救系统藏于智能面板,跌倒检测雷达则与吊顶设计融为一体。第二层是FIM家庭信息模型,通过自主学习与个性化数据蒸馏,动态优化30余种场景算法。第三层为AI决策中枢,以规则引擎构筑逻辑防线,结合深度时序网络预判风险,将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关怀。
在金隅天坛家具合作展区(W48),“科技适老化”的实践令人耳目一新。营销总监李守文演示了隐形适老设计的巧妙之处:老人无需改变生活习惯,睡眠期间系统自动守护,跌倒瞬间语音提示响起,电视视频通话可隐蔽寻人,并与智能门锁、面板多端联动。“真正的智慧养老,是让技术隐于无形,让服务无处不在。”他强调。
海淀民政展区(W34)则展示了技术与公共服务的协同效应。感知网络直连社区养老平台,形成“风险识别-自动派单-闭环处置”全链条。现场模拟中,跌倒雷达触发报警后,系统即时调度社区资源响应,体现了智慧养老从家庭到社区的延伸。
产学研合作是技术迭代的关键。芳华正茂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攻坚医养模型算法,北京邮电大学优化低功耗传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发多模态数据采集。目前,该方案已在京津冀、陕西、山西等十余省市的社区落地,可根据城乡需求定制适配。“科技的本质是向善。”陈鲁遥表示,每一行代码、每一颗传感器,都在践行“用科技让老年生活更美好”的承诺。展会上,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老人含笑的面庞上,恰是对这一理念最温暖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