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蝶2025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金蝶宣布完成重大品牌升级——将“金蝶云”全面迭代为“金蝶AI”,并同步推出全新AI产品“小K”。这款被定位为中国首个企业级AI原生超级入口的产品,旨在通过构建统一管理平台,推动企业管理从工具应用向体系化智能协同转型。目前,“小K”已集成近20个可即时调用的智能体,覆盖企业全业务流程,大会现场同步开放了小程序体验通道。
“金蝶小K”的核心突破在于实现了智能体的互联互通。不同场景下的智能体既能独立解决专项问题,又能通过统一入口跨场景联动,形成协同效应。例如,财务智能体与供应链智能体的数据互通,可实时优化库存管理;人力资源智能体与项目智能体的协作,能动态调整团队配置。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AI工具的孤立状态,为企业提供了从战略决策到执行落地的全链条智能支持。
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在演讲中强调,AI转型是涉及运营模式、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生态关系、组织架构、人才结构及领导力方式的系统性变革。他提出企业需经历七个关键转型:运营层面从日常执行转向战略监控,产品从功能载体升级为具备自主感知能力的智能系统,商业模式从一次性交易转向持续服务,生态关系从交易导向转为智能共生,组织架构从层级制转向网络化,人才竞争从数量规模转向高密度创新,领导力从管控型转向精神激励型。
以运营转型为例,徐少春指出,重复性工作将由智能体完成,企业需聚焦战略目标监控与资源动态调配。在产品转型方面,他举例说明,未来的智能产品不仅能执行指令,还能通过环境感知自主优化功能。商业模式转型则强调将客户关系从“单次购买”转变为“长期订阅”,通过持续服务创造可预测的收益流。
针对AI技术落地中的挑战,金蝶中国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仲文在会后采访中表示,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本质是概率计算的特性,但通过技术优化和工程手段,其影响已大幅降低。他以实际场景为例,目前AI在数据分析、决策辅助、内容生成等领域已具备实用价值,例如自动生成财务报表、优化供应链路线等。
关于AI投入的成本效益,刘仲文认为,当前AI应用仍属于增量投入阶段,但其对企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削减具有长期价值。随着智能体在更多场景的渗透,企业可通过减少人力依赖、优化资源分配等方式实现总体成本下降。他特别提到,神经网络型组织架构的推广,将进一步加速信息流通与决策效率,推动企业向轻资产、高灵活度的方向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