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小米汽车SU7与YU7上市后仍频繁开展道路测试的现象,雷军通过社交媒体及个人视频作出详细回应。他强调,小米汽车始终将产品品质与用户安全置于首位,每一款车型均需经历严苛的多环境测试流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后方可推向市场。

据介绍,小米汽车的测试体系覆盖极端气候与地理环境。冬测选址黑龙江黑河,当地气温低至零下30余摄氏度;夏测则选在新疆吐鲁番,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高原测试更突破常规,首次将测试场地设在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达5100米。雷军透露,即便工作繁忙,他仍坚持每年参与部分测试环节,以亲身体验把控产品质量。
数据层面,小米汽车对测试的投入规模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目前,SU7累计投入727辆测试车,完成道路实测里程超1300万公里;YU7则投入664辆测试车,实测里程达850万公里。上市后,车辆仍在真实使用场景中持续进行“幻化测试”,通过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性能。
权威认证为小米汽车的品质提供了有力背书。在C-NCAP 2024评测中,SU7以93.5%的综合得分率斩获五星认证,多项指标位列榜首;中保研C-IASI 2023测试中,该车型成为唯一同时获得3G+及A评级的轿车。SU7还荣获“中国十佳车身”“智能安全之星”等称号,其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采用90.1%的高强度钢与铝合金,扭转刚度创全球量产车新高。

电池安全方面,小米首创电芯倒置技术,搭配14层物理防护结构,通过远超国标的1000余项测试,确保极端条件下无热蔓延风险。多家媒体与行业专家指出,小米的测试标准与投入规模已树立行业新标杆,其严苛程度显著高于常规要求。
随着SU7交付量持续增长,用户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认可度持续提升。雷军表示,YU7将延续这一高标准,通过更全面的测试体系保障产品品质。目前,C-NCAP、中保研等机构官方报告及小米汽车官网已公开详细测试数据,供公众查阅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