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两本备受瞩目的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与《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正式亮相。这两部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主导编撰的权威报告,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中国及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态势与关键成果。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正经历新一轮升级。截至2025年6月,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量突破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稳居全球前列。同期,5G网络建设持续加速,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用户规模达11.18亿户,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技术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千兆城市数量增至207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总数达12.34亿个,较上年末新增3244万个。
在前沿技术领域,我国6G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指出,我国6G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40.3%,位居首位,并成功展示全球首个面向6G的内生智能通信系统。脑机接口技术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市场规模达32亿元,年增长率达18.8%。人工智能领域则呈现“质效双升”态势: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推理效率显著提升;我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技术加速与制造业、服务业等深度融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同步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从全球视角出发,聚焦人工智能、数字治理等关键议题。报告指出,当前多模态大模型成为技术前沿方向,推理能力与知识密度持续提升。然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带来新型风险挑战,监管治理成为全球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核心议题。报告呼吁各国在尊重主权与发展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构建安全、可靠、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