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算中枢”领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 全国首创室外训练场年底落成

   时间:2025-11-12 00:56:0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一款名为“智算中枢”的AI算力一体化控制器正式亮相。该系统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及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采用CPU、GPU、NPU异构算力架构,核心零部件实现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关键在于“大脑”与“小脑”的协同。其中,“大脑”负责认知与决策,“小脑”负责控制与执行。如何将“大脑”的抽象指令转化为全身数百个关节的精准动作,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传统AI系统多为静态输入输出,而机器人需要在动态环境中实现“感知-决策-行动”的毫秒级闭环反馈。例如,当机器人脚踩到松动的石头时,意外信息需瞬间反馈给“大脑”,同时“小脑”需立即做出防摔倒的反射动作,任何延迟或错误都可能导致机器人摔倒。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江磊指出,此次研发的大脑、小脑及肢体技术体系均为我国原创,国际上并无成熟路径可循。“这好比在无人区中独自绘制地图,每一步都是探索。”他介绍,“智算中枢”将具身智能软件部署于机器人本体,形成“智慧心脏”与“神经中枢”,使机器人从执行单一指令的机械臂升级为能理解环境、自主响应的智能体。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基础升级的关键力量。其上游涵盖机械、材料、半导体、软件系统与人工智能,下游辐射智能制造、农业生产、医疗康复等领域。江磊表示,未来当“具身智能”真正赋能制造业,每一个谐波减速器、每一枚传感器都可能成为微型“智能节点”,共同构建起庞大而高效的智能系统,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

为解决机器人在真实世界中“感知失调、行动失准”的共性难题,全国首创的人形机器人室外训练场将于年底前在漕河泾开发区科创公园建成。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总负责人汪兵介绍,该训练场将模拟沼泽、沙地、铁道、坡道、桥梁及水面等复杂场景,成为机器人的“社会实践基地”。机器人将在此学习如何与真实环境互动、处理突发状况,并确保与人共处的安全与伦理。

“锤炼中国机器人从‘实验室优等生’迈向‘社会多面手’。”汪兵说,未来训练场将欢迎市民参观互动,公众的行为模式将成为机器人适应人类社会的重要课程。他强调,此次大会的另一个高频词是“共性技术”,这类基础性、平台性技术需要集行业之力共同攻克。

上海市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扮演着资源连接器与技术孵化器的角色。它不闭门造车,而是与企业联合,发现并推广行业内优秀成果,使其成为公共标准。汪兵表示,这种模式旨在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培育肥沃土壤,让创新种子高效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