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与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背景下,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凭借多元化业务布局实现逆势增长,其业绩表现与股价走势均成为市场关注焦点。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664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56%,毛利率与净利率同步提升,每股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3.7元增至5.7元。这一成绩不仅延续了自2021年以来的稳健增长态势,更在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普遍亏损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逆变器业务作为阳光电源的核心板块,持续巩固其市场地位。作为光伏系统的关键设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尽管在电站成本中占比不足10%,但其技术门槛较高且价格波动相对平稳。全球市场呈现“双雄争霸”格局,阳光电源与华为长期占据第一梯队,出货量与技术积累远超第二梯队企业。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153.27亿元,同比增长17.06%;全球发货量达147GW,市占率约25.2%,连续十年保持全球第一。管理层预计,随着光伏需求年复合增长率维持10%以上,逆变器业务将稳步扩张。
储能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成为阳光电源业绩跃升的关键引擎。公司早在2014年便通过与三星SDI合资布局储能领域,2022年后伴随风光装机规模扩大,储能需求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营收首次超越逆变器业务,达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占总营收比重升至40.89%。毛利率从2024年的36.69%提升至39.92%,超越逆变器业务的35.74%,成为估值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公司计划今年出货40-50GWh,并预计全球储能市场将保持40%-50%的增速,欧洲、美国、中东非及亚太市场呈现全面开花态势。
海外市场拓展为阳光电源注入新动能。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营收首次超过国内,储能发货结构中海外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3%跃升至83%。公司表示,海外市场盈利能力更强,且欧美市场准入门槛高,竞争对手主要为特斯拉等本土企业,低价竞争风险较小。美国本土储能电芯产能短缺,公司可通过供应链调整规避关税风险。中信建投分析指出,全球储能需求多点开花,差异化竞争格局与高门槛市场将支撑公司毛利率维持高位。
数据中心储能新赛道成为阳光电源下一增长极。随着数字经济崛起,数据中心对高效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激增。储能系统可解决数据中心容量限制、支撑峰值负荷,并通过峰谷套利降低用电成本。今年5月,公司成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事业部,计划与国际云厂商及国内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产品,目标2026年实现小规模交付。业内人士认为,数据中心供电系统正向800V直流演进,阳光电源在高压技术领域的积累将助力其抢占先机。
资本市场的认可进一步印证了阳光电源的战略转型成效。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161.25%,远超光伏行业整体表现。这一独立行情背后,是市场对其储能业务前景与技术壁垒的深度认同。从逆变器到储能,再到数据中心储能,阳光电源通过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正构建起穿越行业周期的护城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