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DeepSeek研究员、“AI天才少女”罗福莉正式确认加入小米,这一消息引发科技圈广泛关注。这位95后技术新星从学术新锐到行业焦点,其职业轨迹折射出当下AI领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罗福莉的学术起点并不在传统计算机强校。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她,2019年以北大计算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身份,在人工智能顶会ACL上独揽8篇论文,保研北大的经历与学术成果使其迅速跻身“天才少女”行列。但真正让她成为全网焦点的,是2024年底至2025年初参与研发的DeepSeek-V2大模型——这款以中文能力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定价仅1元/百万Tokens的模型,因高性价比被称为“AI界拼多多”,作为核心开发者的罗福莉由此站上行业聚光灯下。
2025年初,一则“雷军千万年薪挖角”的传闻将罗福莉推上热搜。尽管年薪真实性未获证实,但DeepSeek员工、技术天才、小米创始人亲自邀约的标签叠加,让这位95后技术者成为跨圈层话题。今年2月,有媒体发现其知乎认证从“DeepSeek员工”变为空白,亲属证实她已到新岗位履职,但当时新东家未明。
直到10月,小米AI团队与北大联合发布的MoE与强化学习论文中,罗福莉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小米相关研究中。结合其职场动态,外界推测她于2025年初完成离职,随后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小米AI项目,直至近日正式官宣。
小米此次“揽才”被视为战略级布局。今年4月,小米开源MiMo大模型,同步推进万卡GPU集群建设,叠加智能家居与智能汽车的生态优势,罗福莉的技术专长或将直接赋能小爱同学智能化升级、汽车智能驾驶决策优化等场景。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技术+生态”的协同空间,或是吸引顶尖人才的关键。
罗福莉的案例折射出AI行业人才竞争的白热化。当前,无论是字节跳动等大厂还是创业公司,均将“能落地产品的技术大牛”作为核心争夺对象。例如字节张一鸣设立的知春未来科技体验营,计划每年招聘30名16-18岁预备研究员,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侧面印证了行业对顶尖人才的渴求。
值得注意的是,罗福莉始终保持技术人的纯粹。尽管头顶“天才少女”光环,她多次强调自己“低起点”的背景,并表示“只想安安静静做难而正确的事”。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这种对技术的敬畏与专注,使其成为行业的一股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