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近期诞生一匹“黑马”,振德医疗在短短两个月内股价暴涨30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场资本狂欢的导火索,是被称为“钢铁大王”的孙纪木高调跨界举牌,其控股股东浙江振德及全资子公司许昌园林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孙纪木出让5%股权,触及举牌线。此次转让价格较当日收盘价折价约10%,总价款达3.56亿元。
孙纪木掌舵的河北新华联合冶金控股集团,是年产能超2000万吨的特大型民营钢铁企业,业务覆盖冶金全产业链及煤化工、天然气、海水淡化等领域,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42位。近年来,这位实业巨头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2024年通过旗下企业中重冷轧、丰南钢铁举牌金固股份,持股比例达6%;此前还曾现身凯恩股份、ST长园、华正新材等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不过,此次举牌振德医疗的跨界之举,仍令市场颇感意外——这家以低值医用耗材为主业的医疗器械企业,究竟有何吸引力?
追溯振德医疗的发展轨迹,其前身绍兴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早期专注海外品牌OEM生产,出口额长期位居行业前三。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企业开启自主研发之路。真正改变命运的是2020年疫情爆发,口罩、防护服等感染防护物资需求井喷,当年营收突破103亿元,净利润激增15倍。尽管疫情退潮后业绩回落,但2024年营收仍达42.64亿元,较2019年增长128%;净利润3.85亿元,较2019年增长145%。
支撑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是振德医疗上市后开启的“并购狂潮”。2020年至2025年,企业完成10次并购:从浙江斯坦格、杭州馨动到南通三特瑞、上海亚澳,再到英国Midmeds、美国Boston Bgecare等海外标的,通过外延式扩张快速构建起涵盖传统伤口护理、现代伤口辅料、手术感控、医美个护及防护用品的多元化业务矩阵。值得关注的是,其商誉规模控制在10.4亿元,扩张节奏稳健。目前,企业国内市场覆盖近9200家医院,三甲医院超1200家;国际市场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零售终端覆盖全国21万家药店及17家电商平台店铺,线上粉丝量达950万人。
业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基础伤口护理占比从疫情前的44%降至26%,造口及现代伤口护理、手术感控成为新增长极。造口业务方面,全球市场长期被康乐保等外资垄断,2017年后国产品牌加速替代。振德医疗通过收购上海亚澳、组建独立营销团队等举措,2024年该业务收入达7.16亿元,同比增长33%,内销毛利率维持在60%-70%。手术感控领域,受益于外科手术量增长及一次性产品替代趋势,2024年营收16.83亿元,同比增长19%,而我国一次性手术包渗透率仅28%,较北美88%的水平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传统医用敷料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企业将纱布、绷带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转移至中国,催生出振德医疗、奥美医疗等OEM巨头。但国内企业仍以基础产品为主,现代敷料市场90%份额被外资占据,奥美、振德、稳健三家龙头合计市占率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这场资本盛宴背后,风险信号正在浮现。当前振德医疗市盈率(TTM)达94倍,远超行业45倍的平均水平,估值已透支未来增长预期。机构持仓数据更显异常:2025年中报尚有70家机构持仓,三季度末仅剩4家,股东结构呈现“机构撤退、散户涌入”特征。市场分析认为,股价暴涨本质是资本事件与基本面改善的共振——孙纪木举牌点燃导火索,杠杆资金与技术派跟风推波助澜,但企业从“疫情受益股”向“成长型器械企业”的转型成果,才是支撑价值的根本。只是当前估值水平,已为这场狂欢蒙上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