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温和形象示人的小米创始人雷军,近日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布多条动态,一改往日亲切随和的姿态,以较为强硬的语气回应了近期围绕小米汽车的诸多争议。此次回应主要聚焦于此前外界对其关于汽车安全、设计理念等言论的误解与断章取义。

雷军特意将此前发布的相关微博截图重新发布,以此自证清白。他明确指出,网上流传的诸如“颜值是第一位的”等言论,均是对他原话的断章取义。他强调,希望大家能够完整理解他的表述,而非仅截取部分内容来解读。
随着争议的发酵,部分极端网友甚至将攻击目标从小米汽车扩大到了小米车主身上。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认为,对汽车产品的争议不应牵连无辜的车主。面对这种情况,雷军选择站出来,通过发布过往言论截图的方式,对网上的攻击进行回应,试图以此平息争议,让讨论回归理性。
雷军此举的目的十分明确,他希望在关于小米汽车的讨论中,理性能够占据主导,专业能够得到尊重。他呼吁大家避免断章取义,要全面、客观地理解他所说的话。然而,他的回应却引发了部分黑子的新一轮嘲讽。这些黑子声称雷军“急了”,认为老板亲自出面回应就意味着已经处于下风,甚至表示一旦某件事需要老板亲自回应,就代表已经输了。
这种“回应是错,不回应也是错”的逻辑令人费解。若雷军不回应,便会被视为默认了网上的不实言论;而一旦回应,又会被指责为“输了”。这种双标的态度,无疑是对理性讨论的严重干扰。

事实上,自小米汽车开始交付以来,无论是SU7还是YU7,都获得了车主的高度认可。然而,一些非车主却在网络上对小米汽车进行各种攻击、抹黑和吐槽,甚至对车主进行谩骂。这种行为不仅缺乏理性,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
一辆汽车的好坏,最终应由市场和消费者来评判。目前,小米汽车的累计交付量已达45万辆,在所有新势力品牌中增长速度最快。这一数据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充分证明了小米汽车的市场认可度。在事实面前,任何无端的攻击和抹黑都显得苍白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