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行领域再掀波澜,小米汽车近日宣布旗下两款主力车型SU7 Ultra与YU7的车载ETC功能正式开启免费激活服务。这一决策不仅为消费者节省了50元的初始费用,更通过积分补偿机制提升了既有用户的满意度——已支付激活费用的车主将从12月起陆续获得500积分返还。此举被业内视为小米在智能汽车服务领域的重要布局,旨在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小米YU7的ETC模块采用隐藏式设计,通过车机系统即可实现一键开关控制。这种创新设计不仅保持了中控台的简洁美观,更与车辆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形成深度协同。在高速通行场景中,系统可自动识别收费站位置并提前完成ETC交互,显著提升通行效率。据测试数据显示,该功能可使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较传统ETC设备响应速度提升40%。
技术革新方面,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透露了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Xiaomi HAD增强版"的最新进展。该系统通过引入强化学习算法与世界模型技术,在纵向操控流畅性、横向变道精准度等核心指标上实现突破。特别是在复杂路况识别方面,系统可同时处理8个动态障碍物的轨迹预测,较前代版本提升3倍处理能力。这项技术将于11月21日开幕的广州车展首次公开演示,届时或将引发行业技术路线的新一轮讨论。
财务数据显示,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总营收达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贡献收入290亿元。新车交付量突破10.8万台,环比增长28%,创下单季交付新高。经调整净利润达113亿元,同比增幅达80.9%,显示出新业务已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成为小米智能出行战略的核心支撑。第三季度研发支出达91亿元,同比增长52.1%,全年研发投入预计突破300亿元大关。目前研发团队规模已扩展至24,871人,其中智能驾驶、电池技术、车载芯片等关键领域占比超过60%。这种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正在为小米构建覆盖"车-路-云"的完整智能生态体系。
市场分析认为,小米通过免费ETC服务、辅助驾驶技术升级、财务数据优化三重举措,正在重塑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其"硬件+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既延续了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经验,又针对汽车行业特性进行了深度适配。随着广州车展的技术展示,小米有望在年底前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出行领域的市场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