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李飞飞:AGI更像营销话术,AI发展需根本性技术创新而非堆算力

   时间:2025-11-20 18:20:5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斯坦福大学教授、World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李飞飞在海外科技播客Lenny’s Podcast中,就人工智能(AI)的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独到见解。她指出,AI的进步不能长期依赖算力与数据规模的简单扩展,而是需要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同时,她对当前热议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其更像营销术语而非科学定义。

回顾二十余年的科研生涯,李飞飞将现代AI的成功归结为神经网络、大数据与GPU的协同作用。2006年启动的ImageNet项目,通过收集1500万张标注图像,为AI训练提供了关键数据基础。2012年,基于该数据集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突破,验证了“黄金配方”的有效性。她强调,ChatGPT的崛起同样遵循这一逻辑,只是将应用场景从视觉扩展至语言领域。

针对AGI的争议,李飞飞表示,科学家更应关注技术本质而非概念包装。“如果图灵活在今天,面对AI与AGI的区分问题,可能也会无奈耸肩。”她指出,当前AI系统仍无法完成儿童级别的任务,例如从视频中精确计数物体,或像牛顿般从观测数据中推导物理定律。这些能力缺失表明,AI距离具备创造力、抽象思维和情感理解的智能体仍有巨大差距。

李飞飞特别强调空间智能的重要性。她认为,人类在应急决策、物体操作等关键场景中依赖的是空间认知能力,而非单纯的语言处理。为此,她提出“世界模型”概念——通过构建可交互的虚拟环境,使AI理解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关系与动态变化。这种模型不仅能提升机器人路径规划能力,还可应用于电影虚拟制作、心理学实验设计等领域。

在创业实践方面,李飞飞介绍了World Labs推出的Marble平台。该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文本或图像生成可探索的三维场景,支持自由导航与互动操作。与传统视频生成模型不同,Marble聚焦于空间结构的真实还原,其输出数据可导出为视频或网格模型,服务于创意设计、机器人训练等多元化需求。目前,该平台已应用于电影虚拟制作和机器人环境模拟等场景。

谈及AI创业挑战,李飞飞坦言竞争激烈程度超出预期。从模型架构之争到人才争夺战,创业者需时刻保持技术敏锐度。她特别指出,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难度远超自动驾驶——后者虽历经二十年研发仍未完全成熟,但至少运行于二维平面;而机器人需在三维空间中完成物体操控,数据获取与硬件协同的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

面对AI替代人类的普遍担忧,李飞飞提出“技术赋能”理念。她认为,AI应成为增强人类能力的工具,而非取代劳动力的威胁。无论是艺术家借助AI进行创作,还是护士通过辅助系统减轻工作负担,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服务人类需求。她坚信,在AI时代,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